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专家称山西公布领导手机号码可能侵犯隐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29/2011 01:38:00   来源:央视《新闻1+1》

  央视《新闻1+1》2011年3月28日播出《沉重的“电话”!》,以下为节目实录:

  导视:

  解说:

  党委换届即将开始,山西260名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电话被集体公开。

  王民(阳泉市纪委书记):

  一共接了100多个。

  王琦(晋中市纪委书记):

  平常每天应该就是20个左右。

  宋师璇(阳泉市组织部长):

  一天二三十个。

  解说:

  电话公开,记者拨打,260个号码竟然有145个无法接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话务员:

  您好,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

  朱先奇:

  公布这个信息的时候正好是双休日,所以有一些手机没有开通。

  解说:

  上级要求,话要接通、事要落实,接受监督。下级反映,推销广告、夜间骚扰徒增烦恼。

  宋师璇:

  绝大多数是推销产品、推销书籍、报刊。

  王琦:

  打电话接起来没人说话,之后发过来短信:试试你这个电话通不通。

  卫洪平(大同市纪委书记):

  天天打电话,有时候半夜也有。

  解说:

  官员电话公开能否严肃换届纪律?《新闻1+1》今日关注——沉重的“电话”。

  主持人(李小萌):

  欢迎来到《新闻1+1》。

  我们每个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手机号码,如果你所供职的单位要求你因为工作原因把这个号码向社会公布,并且24小时必须随时接听,你乐不乐意?而如果这个被要求公开电话的人,是在干部换届背景之下的组织部长、纪委书记,你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是拍手称快还是仅仅淡然一笑?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今天下午,记者拨打了山西省委公布的一些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手机号码。

  记者:

  请问是卫洪平书记吗?

  接电话者1:

  不是,他正休息着呢,我是在他休息的时候给拿一会儿。

  话务员: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李部长的秘书:

  我是李部长的秘书,我们正在下乡,李部长现在正在谈话。

  接电话者2:

  刚开始两天的时候(接电话)有50多个,最近少一点,一共100多个。

  解说:

  今天下午记者拨打了53个电话,23个接通,5个由他人代接,一人占线,剩下的24个无法接通。和之前一些媒体报道的一半以上打不通相比,今天的情况稍好一些。

  就在一周前,3月19日《山西日报》以整版篇幅公布了山西省260名市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的电话和电子邮箱。因为各地党委换届工作即将开始,正是用人不当之风的易发期。为确保廉洁,山西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省纪委、省组织部提交的《严肃换届纪律12条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公布纪委和组织部门一把手的电话。随后一些媒体就做了调查,他们发现,260个手机号码竟然有一半以上无法联系,有的停机、关机、甚至是空号、错号。针对质疑,3月23日,山西省委组织部、纪委举行了媒体通气会。

  朱先奇(山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因为公布这个信息的时候正好是双休日,所以有一些手机没有开通。再一个呢,无人接听的,我们已再一次核实,发现有两个号是错号,我们已经在三晋红e网上进行了更正,目前这260名同志的手机电话应该说都正常开通。

  解说:

  今天,从记者拨打情况来看,电话畅通仍然不是那么容易,一些官员也表达了自己的苦衷。今天,太原市小店区组织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接了好几个电话。

  陈其武(太原市小店区组织部长):

  一大部分都是出版社、开发商,一小部分是民生方面多一点,有个别是有换届内容的。关键是到了晚上,晚上10点多来电话,也搞不清,就接上了,接上了有时候和换届没有关系,就很不情愿接这种电话。

  解说:

  遭遇推销广告、夜间骚扰电话,如果属实,这的确让干部们头疼。因为有些官员被公布的电话就是他们的日常电话,这样,业余时间也会遇到很多麻烦,而接完电话到处理,也还需要时间。

  记者:

  那像一般真正反映情况的,您会怎么处理呢?

  王琦(晋中市纪委书记):

  那我就转到信访室这儿,让他把具体的材料寄过来,然后按照正常的渠道处理就行了。

  解说:

  进入换届阶段,要求电话都开机,保证24小时畅通。这是一位纪委书记收到的上级的要求。而针对公布电话暴露的问题,山西省纪委也已开始制定措施,来确保话要接通,事要落实。比如建立健全热线电话、来信来访和网络举报三位一体举报平台,明确换届监督承办人,每月抽查一次热线电话接听情况。此外,再公布一部固定电话作为补充,换届期间全天候接听。

  而围绕山西的手机问政,各种观点也是针锋相对。公布电话是否流于形式?是否会侵犯官员的私人空间?监督的成效又体现在哪里?公布电话似乎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市民1:

  增加了透明度,公开一些。

  市民2:

  比如有人知道你的电话之后,就乱七八糟随便给你发短信、打电话,这肯定不好。

  主持人:

  260个电话被公布的新闻远远不如后面这一条,就是260个当中,145个无人接听,好在真是有记者不厌其烦,逐一地打过去。如果不是有记者这样做的话,恐怕这无人接听就变成了无人问津。岩松怎么看这所谓全国首例公开领导干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