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卫星第三次近月制动成功现场 摄影: 谷盈阳
“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李国民(右)接受本网记者王红岭采访 摄影: 谷盈阳
“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张晓辉(左)接受本网记者谷盈阳的采访 摄影:王红岭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红岭 谷盈阳):今天(9日)上午11时3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中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
9日上午11时1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嫦娥二号”卫星发动机成功点火,约15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根据实时遥控外测数据监视判断,卫星远月点高度由1825公里降至约100公里,进入周期约118分钟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第三次近月制动获得圆满成功。
“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李国民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的意义。他说:“通过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进入118分钟的使命轨道,进入使命轨道,意味着卫星后续能够经过在轨测试之后,能够开启一系列后续的科技试验。第三次近月制动的成功代表着这次‘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李国民设计师介绍说,第三次近月制动成功也表明,中国的卫星测控系统有了很大的技术进步。“这次‘嫦娥二号’卫星是一个100乘100的圆轨道,和‘嫦娥一号’比离月球面更近了,更近了可以说我们国家的卫星的控制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国家测控系统就是月球的精密定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按照预定计划,“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设备将陆续开始工作,进行科学探测活动。“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张晓辉介绍,“嫦娥二号”卫星有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之后,就完成了大部分的工程目标,之后将由搭载仪器来探测月球和月球附近的各种科学数据,实现科学目标:“科学目标有四个方面,一是我们要获得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图,就是CCD立体相机和激光高度计这两台设备要完成这个任务;二是探测月球上的物质成分和含量,月球上究竟有什么物质,太阳发出的射线照射到月球之后,会把月球上的物质激发出射线,根据不同物质激发出的不同的射线,来确定月球上的物质成分,含量和分布。三是,‘嫦娥二号’卫星还搭载了一台微波探测仪,用这台微波探测仪,除了了解月球表面,还可以了解月球一定深度以下的构成情况,几米、几米下面是月壤的分布情况啊;第四个就是探测近月空间环境和地月空间环境,包括太阳风,太阳高能粒子等的空间环境的探测。”
“嫦娥二号”10月1日晚发射成功。作为中国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将进行一系列科学探测,为下一步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10月6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10月8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二次近月制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