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专家解读北京今夏雨情:雨带进入北方须警惕防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3/2010 13:46:00   来源: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

  主持人:罗旭

  嘉宾: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 王毅

  媒体观察员 洪琳

  主持人:《天下天天谈》天天谈天下,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在北京通常来说下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为下雨天气变得凉快了。但是今年南方的雨下得比较大,所以下雨这事就变得值得警惕了,虽然这几天没有下雨天气还比较热,但是主要的雨带已经进入到了北方。在西长安街有一个单位,只要听说要下大雨,那个单位就特别的紧张,而且可能要加班,我们来看一下。

  防汛办加班迎汛期(小片)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我们请到了北京市抗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先生,欢迎王毅先生。

  王毅:你好。

  主持人:下起大雨来说,您最担心北京什么地方?

  王毅:应该说我最担心三个地方。一个地方就是在北京城市,特别是在北京的南部地区,南三环,南四环这一带,一遇到强降雨天气的时候,有可能会引发一些道路积水的情况。再一个担心就是北京的北部山区线,比如像密云的方子牌(音)、石城,还有怀柔的奇峰茬(音)以及房山的霞云岭南郊这一带,这些地方都是泥石流引发地方。另外还有一个担心的地方就是一些在建工程,特别是地铁、轨道交通,这些在建工程在降雨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主持人:所以我们看到王总心里其实是心中有数,所有担心的地方全都装在您的心里,那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今天还请到了我们老朋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媒体观察员洪琳先生,欢迎洪琳先生。洪琳先生单位在西边,所以您单位附近排水好像特别好吧?

  洪琳:那边排水应该说非常非常好,因为我们单位正好沿着西长安街。大概十几年前,可能98年,99年的时候,北京大概早晨三四点钟,经常是连着一周左右的时间,每天都下大暴雨。那个时候我上早班,(我们当时出来的时候穿着雨衣,打着雨伞全身湿透,是没有办法穿着皮鞋上班。)我们单位刚刚搬到新的地点办公,大家每天穿着干干净净去上班。突然有一天出现了那么几个穿着拖鞋上班的人,领导就觉得不理解,你们怎么对工作不重视,后来我们说下暴雨,领导们不相信。其实那什么?三四点钟下暴雨,到了七八点钟北京的西边不仅是见不着积水,而且都已经开始飘尘土了。就是说暴雨下了之后,三个小时左右一点看不着踪迹。跟领导解释了很长时间,后来领导还是将信将疑。

  主持人:所以闹出了误会。

  洪琳:对,确实是,没有想到暴雨排得这么快。

  王毅:所以王总,是不是长安街沿线的地方都是排水特别好,所以一下雨我们没有什么可值得担心的。

  王毅:特别在东长安街这一带,从天安门广场附近,应该说是北京城市排水标准最高的地方。天安门广场,它的道路排水标准大体上相当于十年一遇。我记得2008年7月31号那天,在天安门广场下了一场雨,那一天的雨量是141,在天安门。但是天安门广场,你可以打着伞散步,但是道路上的水不会很深。所以天安门广场的排水标准是比较高的。

  主持人:北京还有什么地方排水也特别好。

  王毅:奥林匹克公共区,就是在08年奥运会的时候,那儿的排水标准也是相当高的。

  主持人:设计标准就高?

  王毅:对,和天安门相当。因为为了要保证奥运期间排水畅通。

  主持人:我听说在国外大城市,下水道非常巨大,听说能够通火车。咱们北京的地下下水道是什么样子?

  王毅:其实国外的下水道也没通火车,它只不过是比较宽而已。实际上北京的下水道有的地方也相当宽。比如像北京的前三门暗沟,它那个地方的宽度能够40米宽。在北京的西户暗沟,它的宽度达到了10多米,另外在北京的东便门暗沟,就是通往通惠河那个地方,那个下水道宽度也达到了23米。所以北京的主干道的下水排水通道也是相当宽的。比如像前直门暗沟,那个地方百年设计的流量是200多个流量,我记得是249个流量,这个能力是相当大的。

  主持人:这249流量单位是多少?

  王毅:立方米每秒。

  主持人:它指的是一条河吗?

  王毅:一条河。

  主持人:我们有这么宽的下水道,还得问一下,为什么有的时候下大雨的时候,在一些路段还会积水?

  王毅:在北京出现路段积水的地方,一般来说都是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地方,一个是在北京有一些下凹式的立交桥,在这些立交桥出现极端降雨天气的时候,它雨量过大,超出了立交桥泵站的排水能力。

  主持人:比如说安华桥。

  王毅:比如说以前的安华桥,比如说以前的莲花桥,这些地方当时降雨都非常大,一个小时的雨量都达到90毫米以上,而那个地方雨水泵站排水能力一个小时也就是45毫米左右,所以相差一半的能力,所以多出那部分水必然要造成在路面上积滞一段时间才会缓缓地排去。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特别是在南城地区,因为南城有许多中小河道,这些河道还没有完全实现规划治理,它现状行洪能力也比较低,这样间接影响周边地区,特别是道路排水问题。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得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得向您报告一下,我们要向您报告一下北京进入主汛期的情况,我们来看一下。

  (小片)北京进入主汛期

  主持人:相信在收看节目的您也已经感觉到了,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咱们王总工程师声音有点哑,其实不是一直哑的,是最近几天才开始哑的。为什么呀?

  王毅:因为这几天,从7月9号北京下了一场比较大的降雨,那一天在北五环一带雨量是112毫米,应该说那场雨下得非常大,和2004年的一场雨,从总的雨量来说有一拼,在那儿之后有几天也比较忙,所以着了一点凉,造成嗓子不适。

  主持人:所以我们大家非常理解,确实您为北京的防汛做了很多工作,非常感谢。刚才我们提到下暴雨,其实我们一般都是担心交通的问题,除了交通的问题,您还担心哪些问题?

  王毅:就像刚才我说的,我还担心山区泥石流问题。因为在北京北部山区,山坡度比较陡,一般这些地方坡度都在35度以上,而且土质比较疏松。这些地方当前期雨量基本饱和的时候,一遇到强降雨,比如这一天的雨量在50毫米以上,这些地方会引发泥石流。

  主持人:我们还记得几个星期之前我们跟洪琳也做过一期节目,当时也是谈水的问题。当时有一个专家说,在韩国首都首尔,因为下暴雨曾经导致19个人触电,而且我知道最近在我们国内有一些地方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漏电事故好像也是我们在下暴雨的时候非常值得去关注的一个问题。

  洪琳:对,现在确实是,我们看到首先是外用的电源越来越多。比如说各种各样的广告灯箱,而且用的是很普遍。包括电线路边电线等等。上次我们说到韩国触电的事情,其实就是说大暴雨的时候,自然说用电有保护的装置,但是保护装置失灵的时候,就需要应该说路人特别特别的注意。当时我记得专家给我们提示说,走路的时候你不要特别着急,因为一旦走到有漏电区域的时候,你感觉到腿麻的时候还可以撤回来。但是如果你跑得太快的话,有可能撤不回来。现在城市里面除了漏电以外,还有一些地方也需要特别注意,我记得前几天南方下大暴雨的时候,浙江衢州,当时有一个墙倒塌了,当时停在墙边的25辆汽车全被埋在下边。当时我们想,如果有路人,或者车里边有人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这时候就想起我们老祖宗说的一句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有危险的地方我们都要想法设法去避免,比如说下大雨刮大风的时候广告牌,看着不是很牢靠的地方,要想方设法避免。

  主持人:客观地说,北京是一个排水设施还是相当完善的地方。我们在新浪微博上面也提了一个问题,说北京的暴雨就要来了,大家都在担心些什么。我们来看看我们网友是怎么回应的。一位叫做明枫的网友回答说:北京建设得那么好,说怎么会受到大雨的影响呢?洪琳你有没有类似的困惑?

  洪琳:我觉得这个也很正常,因为城区发展过程中,比如说自然互动和谐的过程不是说我们想像的,一帆风顺的。因为我们认识有偏差的地方,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人行横道上用的小方砖,用什么样的砖,其实过去20年北京发生多少变化,一开始我们图美观,图案上下的工夫最多。后来发现砖铺得太满之后,就相当于雨本来是我们的朋友,它来了之后我们把地全封上,它水没处流了,后来发现这个不行,光靠美观不行,还得想透气透水性能好的,换一茬砖。后来发现有的时候人行道上也走车,走车承重力不够,虽然说透水性好,但是马上一压又裂。所以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在解决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修路不可能像拉链一样今天拉开修一遍明天再拉回去,而技术的进步其实是有一定的时间的,包括我们怎么样去建设城市,有很多很多理论,也可能某一个阶段存在误区。

  主持人:您看王总,防汛五小时,哪怕是一块小小的地砖,其实也非常有学问。您怎么来评价北京应对防汛的能力?比如说在全国,北京防汛能力能排到第几位?

  王毅:北京市应对暴雨的能力应该首先从两方面说,一个首先从我们硬件设施,从硬件设施来说,北京排水能力从环路上面来说,一般来说是一到三年一遇这个标准,重点地区可能达到5年一遇,甚至10年一遇。这个标准在全国来说,基本都是差不多,无论是上海还是广州,这个水平基本是相当的。但是北京有几个特殊的地区,比如说核心区,奥林匹克公共区,这个地方排水标准比较高,这个标准应该是全国最高的。北京市这几年组建了8支应急抢险队伍,一共有20组抢先单元,每一组抢险单元它的排水能力每小时达到1200方,所以这个能力我觉得在全国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

  还有一个方面的优势,在北京市为了应对奥运会,这几年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主持人:王总,能不能再给我们具体举一个例子?我们怎么在汛期到来的时候能够充分做好协调工作?

  王毅:我举个例子,比如像7月9号那天暴雨,在北京8号地铁线西三旗站发生了雨水倒灌。发生这个事情了,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部门。这时候谁来出面,因为毕竟是在暴雨期间出现的事情,所以就由防汛办,当时是防汛办连夜委派一名领导赶赴现场,和市重大办、市应急办、排水集团、交通委、昌平区政府、海淀区政府在一起,首先要排水,因为毕竟发生雨水倒灌,先不说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