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环保局长陈军安引咎辞职,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果。紫金矿业污染汀江,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负有日常监管职责的环保局难辞其咎,环保局长自然会面临不作为的民意抨击与上级质询,不辞职难以谢天下。
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认为:造成污染事故的重要原因,一是尽管企业有相关防渗漏措施,但防渗膜承受压力不均,加之近期紫金山矿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二是监测设备损坏致使事件未被及时发现。不过,将事故原因大多归咎于巧合,实在令人有些难以信服。
环保局长引咎辞职了,但正如指望每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撤换几个相关责任人就能根治无乱乱象一样,这不过是脱离实际的鸵鸟政策。环境污染“屡犯”缘于利益体制作祟,不消除这深入骨髓的体制性难题,一切外科手术都将习惯性流产。
为什么企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污染环境?原因很简单,一个企业面对不菲的环保设备投入、庞大的日常运转开支,同时又发现现有法律惩治体系“硬”度不够,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收益时,它自然会将污染“黑手”伸向周围的环境。
而企业污染环境绝非一日而成,而是长期由小积大、最终在某个临界点爆发的结果。日常监管的职能部门之所以长期保持沉默,甚至间接纵容企业的污染行为,都是典型的“锁定”反应。
锁定,是一个经济学用语。意思是说,一旦某个人、某个行业选择了某种制度赖以生存,那么个体利益与制度利益就会呈现紧密缠绕的态势,这种制度发展的结果就是旧有属性的不断自我强化。一个好的制度,所有进入者当可期待获得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一个坏的制度,等待进入者的就是状况的不断恶化,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这种结构性矛盾,最终归原于结构性的“破”与“立”。以地方环保机构为例,按原定义属于国家直属机关,但其日常财政开支又来源于地方划拨,甚至因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还会出现“自收自支”现象,行政性监管却日显“市场化”收费倾向。
各种利益结构纠葛不清,导致利益冲突不断。而根本的一点,恐怕恰在于GDP诉求狂热下的政绩过程、招商引资,使得某些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带有浓厚的利益关联色彩。于是,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管异化为行政保护乃至权力包庇,现有法规更多着眼于对环境污染肇事方的经济处罚,而缺少更具威慑力的综合惩治,比如环境污染责任人要接受刑事责任,公民有权通过集体诉讼获得巨额赔偿等。灰色利益纽带、监管效率低下、有关职能部门角色模糊、法律法规不适应社会发展等问题都被遮盖了。
因此,在一个被锁定的制度下,企业只要牢牢掌握利益链的上端——向地方政府许诺带来税收、就业岗位与GDP增长,就可以谋求污染环境公共资源为代价的暴利。
制止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乱象,要靠政府发力,但政府发力,也有两种选择:行政推动与建设法治推动机制。以往之所以多次推而不动,在于政府还是延续了行政推动的惯常思路,平日对各种污染现象睁一眼闭一眼,一旦出现严重事故则杀一儆百,对几个相关责任人撤职、刑责了事,而对环境污染所暴露的各种深层次原因,并不提供相应的配套治本措施。在存在重大制度缺陷的环境下,甚至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因为传统行政监管下,环境污染完全仰赖于几个行政职能部门,而其本身行政作为又不受监督,因此必有利益寻租空间,某些企业完全可以收买权力拥有者相互勾连,寻求暴利。
多少年的经验,至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的所谓良心是靠不住的,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都需要用一套成熟而完善的游戏规则去约束他,而目前看来,需要一个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透明竞争的社会戏规则,即是法治下的监督合力,包括政府履责,公民维权与自治,舆论监督等。(毕舸)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