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评论:给孩子心灵“礼物”比送什么都能保值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1/2010 15:20: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恰逢周二,因为很多家长不放假,于是纷纷提前为小孩选购儿童节礼物。有家长表示,现在儿童节的花费越来越贵,过节花费堪比成人。(5月30日《广州日报》)

  多年以前,小朋友能够在儿童节那天收到家长哪怕是一根冰棍的礼物,都会幸福感十足。时过境迁,如今当几百元的益智玩具、几百甚至上千元的球鞋、童装,几千元的手机、电玩、游戏机、快译通、MP4等电子产品、两三千元的轻便婴儿车成了儿童节礼物首选时,我们似乎无法判断这是儿童节在与时俱进,还是越来越泛滥的消费主义让儿童的节日成了成人表演的舞台。

  此前,针对社会上愈演愈烈的儿童节消费风,有心理专家直指家长的三种心态:一是自己工作很忙与孩子相处交流的很少,存有物质补偿心理。二是担心自己孩子在其他小伙伴面前因为物质条件“寒酸”受到“委屈”。三是认为孩子穿的和用的要体面,自己和孩子才能感到脸上有光。家长这种带着补偿或者攀比心理的消费,让儿童节的价值和意义开始扭曲,留给孩子们的可能是虚荣、攀比、炫耀、妒忌等不健康心理。

  近日成都某幼儿园教师讲述了眼下孩子们的攀比故事:比房子大小、休闲花样、豪车档次……可怕的是,这些畸形攀比现象广泛存在于当下社会以及幼儿教育之中。尽管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孩子对成年人行为的一种模仿,但“染之以朱则赤,濡之以墨则黑”,孩子这种思维早熟,正是家长用成人化思维来腐蚀儿童教育的直接表现。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种“穷”不仅仅是对物质投资的衡量,还有包括精神领域的投入。因此,在儿童节这天,作为家长,更应该主动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交流、谈心和玩耍,或者领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增加孩子的科普知识……或许,给孩子的节日留下值得回忆的心灵“礼物”,要比送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更能保值、增值。(傅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