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新玉门:下注风电产业链的风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13/2012 11:48: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玉门老市区西北80公里处,便是新市区所在的玉门镇。

  夕阳西下,酒店、饭店、商店、足浴城到处霓红灯闪烁,街上人流车流交织纷纷攘攘,与老市区萧条荒凉的气氛完全不同。

  玉门好似走过一个轮回。1958年,当时的玉门县为了服务油田从玉门镇迁到祁连山下,2003年又因石油趋于枯竭而迁回玉门镇。

  尽管石油枯竭和城市搬迁让玉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时期,不过,新玉门市区的建设和新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建立,让这座城市走上了摆脱“资源诅咒”的转型道路,但这条路真能引领玉门走出困境吗?

  新区的移民

  “这几年变化很大,以前这里都是地,只有玉门镇在开发,现在整个市区往东一直向高速路方向发展。”殷成才指着车窗外一大片建筑工地告诉我。这个来自定西市通渭县的农民几年前举家移民玉门新市区。

  伴随着十年前玉门城市搬迁,很多人迁走了,尤其是油田生产生活基地迁到酒泉肃州区之后,玉门人才、资金流失严重。

  在建设新市区过程中,玉门兼具承担扶贫移民任务。殷成才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老家通渭县山区多,交通不便,是甘肃贫困地区之一。殷成长觉得新市区靠近国道、高速、兰新铁路交通方便,以后发展肯定会好起来,因此举家搬迁。

  殷成才在新市区西边的移民区买了一块300平米的地皮。当时的移民政策是,一平米土地50元钱,但如果在当地投资建一个温棚,地价就可以减少90%。殷成才就是花了1500元钱买下这块地皮,当然他建大棚花了近10万元。

  “作为一个农民,没有地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他一边开出租车,一边经营大棚菜以养活一家四口。

  在当地采访时,又到了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时候,郊区公路旁农民们正忙着搭棚上土。殷成才说过几天也该收拾自己的大棚种上菜了,再经营几年大棚的成本就能收回。

  虽然玉门新区迁建中移出近6万高消费能力的工业移民,而引进的3万多移民大都来自贫困地区,但这些人还是给新玉门带来了人气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