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经济”遭遇发展梗阻
受“产能过剩”、“双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光伏产品出口严重受阻,扩大国内市场成为摆脱困境的一条新路径。然而内需却欲振不能。
聚焦我省光伏发电,尴尬同样存在。光伏发电到底怎么了?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与调查。
现象:投入40万日收益1万多
11月16日,霏霏霪雨中,记者来到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楼顶。60块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分五行排列,面南斜立在一百来平方米的屋面上,接受雨水的冲刷。3年前,学校利用“985工程”科研经费,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这个小型发电站,总容量10.5千瓦,相当于两三户人家的用电功率。光照充沛时,光能经太阳能电池板转化为电能,再经逆变器以交流电的形式输出,一天最多能发电40千瓦时(一千瓦时=一度电)左右,供整栋大楼使用。
记者从监控系统上看到,发电站累计发电11242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745.2千克。
发电站的效率有多高?该学院讲师刘飞调出两组监测数据:11日光棍节,天气晴好,光照强度在中午达到峰值748瓦每平方米,电站累计发电30.2度;15日,大雨瓢泼,光照强度最高为172瓦每平方米,累计发电1.7度电。16日当天,直至上午10点47分,电站发电量仍然是0度。
刘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1元每度的上网电价,系统安装至今不过产生了1万多元的效益,而电池板的使用年限只有20—25年,逆变器则更短。对于多数用户而言,使用零投入的0.59元每度的电网供电,仍是最优选择。
趋势:大型光伏发电站是主流
相比武汉大学的小型发电站,我省在建和已建成的发电站多为兆瓦级示范工程。
省发改委介绍,我省经核准已建成的光伏发电站共有8个,例如建在武汉火车站屋顶上的2.2兆瓦发电站、武汉国际博览中心10兆瓦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BIPV)电站等。大型电站选址、并网更为合理方便,具有规模效应;自家安装光伏发电站,不仅不划算,并网也会遇到障碍。
刘飞介绍,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光伏发电量受光照的影响。光伏发电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其不稳定性就会对电网造成冲击,这一技术目前尚未突破。因此,国家电网不希望众多小的不可控电源接入电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