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中的第112届广交会上,光伏企业的展位前可谓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冷清的背后,是90%产品依赖出口的光伏产业,是产能的过剩和研发创新不足的现实。就在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自我国进口的光伏产品作出“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终裁。这直如雪上加霜般的打击,令光伏企业的日子更加不好过。再往前数,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且近日即将立案。欧盟反倾销一旦成立,不仅中国光伏企业将失去超200亿美元的出口额,而且会造成超过3500亿元的产值损失。而印度也有可能会步欧美的后尘,向进口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据印度商务部透露,印度光伏企业已要求对进口光伏组件征收高达200%的反补贴税。
光伏企业出口受制,国内市场培育尚需时日。在美上市相关公司的股价如霜打的茄子,一蹶不振。在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格低于1美元后,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于16日宣布,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警告。这是继8月大全新能源、9月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之后,又一家收到美国证交所退市警告的光伏公司。
纵览在美上市的我国光伏企业,股价几乎全面报跌。江西赛维于10月12日跌破1美元,加入“仙股”行列,17日报收0.85美元。其他多家光伏公司近一个月的股价也在1美元附近徘徊。16日,晶澳太阳能、昱辉阳光、大全新能源、中电光伏、韩华新能源的股价分别报0.79美元、1.32美元、0.84美元、1.2美元和1.05美元。
股价创新低的同时,债务也在创新高。目前我国10大光伏巨头负债总额已逾千亿元。其中尤以赛维风险最高,目前累计60亿美元负债,负债率达到了93%。
其实,今年6月晶澳太阳能股价在跌破1美元之际,为了避免退市风险,该公司曾宣布一项6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但是否实施不得而知。其他面临风险的光伏企业也为避免退市而曾努力过。如大全新能源曾于今年7月宣布在公开市场回购总价值500万美元的普通股。但近一个月来,大全新能源股价一直徘徊在0.74美元到0.86美元的区间内。显然,如果这500万美元真的实施了回购的话,怕也是只能打水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