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期间将打造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其中内蒙古就占了两个,可见内蒙古在我国风电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据内蒙古电力公司总经理张福生介绍,内蒙古在风力发电方面所具有的任何省区都无法替代的成本、区位、资源等综合优势,吸引了所有电力投资企业“争先恐后”地前来投资大型风电项目。除此之外,内蒙古良好的发展前景还吸引和带动了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壮大,风电装备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区拥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30多户,主要分布在呼市、包头、乌兰察布、赤峰和通辽市。其中整机企业16家,整机制造能力达10000台(套)。2010年全区已投产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已实现销售整机1779台套,规模达296万千瓦,销售收人超120亿元。区内风电零部件企业主要为风叶、塔筒制造企业和部分齿轮箱、风机机舱罩等生产企业。全球著名的维斯塔斯、歌美飒,国内著名的金风、华锐等风机制造商均落户内蒙古。
世界十大风机设备供应商之首的维斯塔斯集团公司在内蒙古设立的生产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其生产能力为风力发电机800台,该基地业务覆盖了从风力发电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所有环节。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赤峰)有限公司现已具备年产300万千瓦风电整机及配套叶片、400台齿轮箱及1000台电机的生产能力,已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风机设备生产供应企业。
矛盾的结合体
近年来,自治区风电制造产业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双馈异步发电技术仍占主导地位,但变桨变速功率调节技术得到广泛采用,直驱式、全功率变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寿命,新产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叶片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和减振性能。目前,风电机组抗恶劣气候环境以及低电压穿越技术在我区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如今,我区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完整产业链条;风电制造整机组装企业和塔筒、叶片生产企业较多,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大多在区外,关键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风电设备生产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关键零部件的区内配套率有待于进—步提高;由于风电设备制造业竞争激烈,有的企业为了尽早占领市场,没有严格按照产品研发的程序,从科研样机到产品样机之间给出足够的时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导致风电设备产品的质量不稳定,这是我区乃至全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中普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风电开发模式是“建设大基地、接人大电网”,与欧洲分散接人电网的模式有很多不同,因此规模化风电接人条件和环境还有待进—步完善;由于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因此有些企业为了扩大产能,技术工人大多经过时间很短的培训就上岗,企业中缺少有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高层管理干部和风电专业技术人才;受制于本地消化有限、外送通道不畅,我区风电产业也存在着“有力发电,无处送电”的窘境,风电场建设和电网建设发展不谐调,这在—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风电制造业的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