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送不出的风电:通道瓶颈困扰内蒙古风电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7/2010 10:31: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入夏以来的第一场雨在7月底袭来,滋润着干涸的苏尼特大草原。疾风骤雨中,朱日和2号风电场的宿舍里传出了德德玛的歌声:

  草原上的风情最深

  你吹绿了草原复苏的心

  你吹动的桨叶托起了太阳

  让蓝天升起一道彩虹

  哎——— 神奇的桨叶

  哎——— 风力发电

  安化武颇为自豪。4年前,他大学毕业后来到北方电力朱日和风电场工作。作为国内最早并网发电的风电场之一,朱日和风电场留下了许多名人政要的足迹,其中就包括德德玛和这首《草原上的风》。

  风电,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中国政府去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无疑为希望再度加码。安化武发现,周边不断有新的风电场冒出。

  但风电输送通道建设的滞后,却如一片愁云。去年冬天,北方寒潮,多省拉闸限制用电,而朱日和风电场每天傍晚都会收到来自电网的“限制发电”指示,被迫在风能发电的黄金时段弃风。

  苏尼特草原的大风,让人们希望并困惑着。

  草原风城

  苏尼特是古老的蒙古族部落名称。相传当年成吉思汗为统一蒙古立过汗马功劳的95名将领封地赐名,苏尼特部首领格鲁根巴特尔排在第五位,这片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的草原因此得名叫苏尼特草原。

  安化武4年前大学毕业来到这里。这片仅有7万人口、面积达2.24万平方公里的草原,拥有煤炭、石油、碱、金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在所有资源中,只有风能才是永久的财富。

  据当地气象站的记载,苏尼特草原全年盛行西北风,冬春季风力最大,秋季次之,风力一般在3-5级,最大9-10级。这里的风能资源丰富,且具有稳定度高、连续性好和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风场40米高度处,年平均风速8.7米/秒,是国内最佳风能区之一。

  作为一名电力维修工程师,安化武为北方电力朱日和风电场工作。朱日和镇,平均海拔1000-1400米,被称为草原上的“风城”。

  这是国内最早并网发电的风电场之一。1989年6月25日,它破土动工,半年后正式并网发电。在苏尼特右旗“十一五”规划中,朱日和与赛汗塔拉两个风场总面积计划达到1000平方公里,风电产业被培育成“全旗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

  20多年来,大批风电技术人员,从朱日和风电场成长并走出去,成为国内各个风电企业的中坚力量。4年前初出茅庐的安化武,现在已是风电场的新一代风电人。

  限电令

  辽阔的苏尼特草原,现代化的巨型风力发电机与古老的草场构成一幅奇异壮阔的图画。

  安化武每天的工作是与同事轮流在控制室值班,或驾车去检修风力发电机,业余时间则靠洗衣、扫地和做饭打发。

  相对于老员工所描述的过往,他觉得风电场如今的生活太沉闷了。作为风能发电的先驱,朱日和风电场曾经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隔三差五就要接待“大人物”——— 草原歌唱家德德玛曾在上世纪90年代前来访问,并且留下那首著名的《草原上的风》。

  刚到这里工作不久,安化武就把这首歌拷贝到电脑里珍藏,数年来,他还用相机记录下风电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景色。


  在他的镜头里,朱日和1号风电场就是一座风电发展的博物馆。从最早的30米铁架式风电机到现在70米高的塔筒式风电机;从最初进口的风电机组到现在国产化的风电机组,几乎囊括了风电的发展史。

  如今,几台铁架式的风力发电机组已经“退役”成为历史标志,随着周边的风电企业日益增多,前来朱日和风电场参观的名人政要也几乎绝迹。

  “以前动辄来个副部级,现在最大也就是来个‘局长’。”安化武自嘲没有赶上风电场的“辉煌时光”。

  不过,真正让他感到困惑的是,电场每天都会收到“限电令”。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冬天,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减排承诺,与此同时,北方严寒,多个省拉闸限制用电,朱日和风电场却被迫限制发电,在风能发电黄金时段大量弃风。

  事实上限电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苏尼特右旗发改局副局长朝克满都拉掐指算了算,这几年与苏尼特右旗签订风电开发协议的风电企业多达14家,预计到今年年底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0万千瓦。周边地区风电建设步伐则更大,已经在规划和建设千万千瓦级别的风电场。

  “限电一般只限一定比例,比如说每台风机只能发到1/3的电力。但有时候也会全限,风机停摆。”安化武说。以去年12月30日为例,整个内蒙古自治区预测后夜风大时最大出力可达320多万千瓦,但因为限电,风能资源全部浪费。

  “我们自己没法消纳这些电力。”朝克满都拉说。以苏尼特右旗为例,全旗仅7万多人口,每户牧民都有小型风电机和电瓶,电力能够自给自足,需要电网供电的只有中心镇、苏木以及工矿企业。

  无法外送

  无法送出去的风电,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福生的一块心病。

  蒙东地区今年底将累计投产风电近420万千瓦,加上蒙西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的实施,预计今年内蒙古自治区风电装机将超过765万千瓦。

  不断增加的发电量,与现有的输出能力差距越来越大。目前整个蒙西电网共有两条500千伏东送华北的对外输电通道,输送能力虽有430万千瓦,但输送计划潮流仅有高峰390万千瓦,低谷250万千瓦。也就是说,送电量为白天390万千瓦,后半夜则只有250万千瓦。在后半夜受限的,恰恰大部分是优质的风能资源。

  张福生一方面为风电外送努力奔走,同时只能无奈地劝获核准建设的风电企业暂缓开工。

  朝克满都拉最近收到了来自国家电网的最新消息: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规划建设两条内蒙古风电输电线,每条600万千瓦,共1200万千瓦。

  “这算是个好消息,一旦建成,更多风电将可并入华北电网,这至少能部分解决目前风电输送难的问题。”朝克满都拉说。

  安化武对此并不乐观,“一个风电场最快两个月就能建好,而电网从规划审批到建设,则要持续多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曾提出风电并网输送以外的第二条道路,即“大规模非并网风电”———通过在区内发展电解铝、PV C等高载能企业,直接将风能消耗掉。

  “这不现实。”朝克满都拉直接否决:“首先,高载能也意味着高污染,引进这样的企业首先环评就通不过。”


  苏尼特草原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本来就非常脆弱,若草场大面积退化,冬春季节引发的沙尘暴将直接吹向华北地区。朝克满都拉说,本地的煤炭、石油、碱矿等行业,一般只做初加工就运送出去,深度加工的企业都不被允许。

  项目叫停

  在风电消纳困局中,苏尼特右旗对风电的规划也在悄然改变。在全旗“十一五”规划中,计划到2010年底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0万千瓦。而这个数字曾经被规划为100万千瓦。

  “那个数字有误,(风电)上不了那么多。”朝克满都拉纠正说。随着苏尼特右旗矿产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已经成为G DP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力军。风电产业短期内显然无法成为全旗新的经济支撑点。

  朝克满都拉算了一笔账,风电企业都可享受国家减半征收增值税,企业五年内缴纳的增值税中,地方留存的20%还要返还企业——— 国家和地方政策对于风电的扶持,也意味着短期内地方财政几乎不可能有收益。

  在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已叫停了蒙西地区风电项目审批。“我们这里也不再审批单独的风电项目。”朝克满都拉说。

  在朝克满都拉看来,风电有技术上的客观劣势——— 因为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目前还没有办法像其他常规电源那样对其出力进行安排和控制。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对当地电网乃至更大区域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源结构配置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按照此前专家的测算,当风电在总电量中的比例超过5%-10%时,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造成威胁,很容易导致电网崩溃。不过在今年4月份,张福生和他的内蒙古电网却创造了风电上网20%的奇迹。所用的是“风火相继,打捆外送”方法,将风电和火电按照1:2的比例打捆,用火电补足风电。然而这种方式并未得到广泛认同。顾为东就表示,风火打捆的方式有效,但是经济性严重不合理。煤电是煤燃烧让水变成蒸汽、推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这是漫长的能量转换,它最佳的工作状态,是在额定功率负荷下。此外,煤电是一种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与之配比的风电,可能也不能称为清洁能源。

  “以后我们只考虑引进风光结合的发电项目。”朝克满都拉表示,地处内蒙古高原的苏尼特草原是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光伏发电可与风电形成互补。

  利益博弈

  朝克满都拉承认,电网并不愿大规模接纳风电,是有着“种种原因”。

  风电专家、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认为,“目前真正制约其发展的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已成了行政管理的问题、经济问题,和各个集团的利益博弈问题。”

  他说,运用坚强智能型电网调峰有望改善风电调峰能力不足的劣势,而发电企业在技术上改进提高也是具备条件的。但对于电网公司而言,风电要靠火电来调峰,得调别人的电,这就涉及各种关系,电网、不同的发电企业之间都有各自的利益和难处。风电消纳困局的真正解决之道在于,“电网规划要跟上,在国家政策上应把电网公司积极性调动起来”。

  在即将出台国家《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风能与核电、光能仍是新能源三驾马车。

  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2010年风电发展目标为500万千瓦,2020年为3000万千瓦。实际上,当年风电已经达到590万千瓦;2008年3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风电的目标增加一倍,即1000万千瓦,但是当年实际又达到了1200万千瓦。

  杨校生认为,这个速度还要提高。“按照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的目标,风电不仅要发展,还要加快发展。”另外一组数字是:目前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仅占电力装机总容量的不到2%,风电电量仅为0.3%。

  在风电之乡,人们对风电仍寄予厚望,朝克满都拉的理由很简单:煤炭、石油会枯竭,但只要地球不停止转动,苏尼特草原的风资源就永不枯竭。

  安化武等待着内蒙古地区新的输出电网建设完工,虽然可以预见,风电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要与“限电”为伴。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总结:城里买车的人多了,道路建设还没跟上,当然会拥堵,随着新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拥堵将逐渐减缓,风电同样如此。

  南都记者 刘耀宁 发自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