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的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结果,仅有5个省市无人上榜,云南是其中之一。作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的工美大省,这个结果让云南工美行业21个门类60万从业者深感遗憾。
最近,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名单公诸于世,全国评出的78位“国大师”,云南无人上榜,全省工艺美术界一片哗然。
文化大省难产工美大师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携手多部委和协会联合举办。以“政府主导,协会推荐,专家评审,社会监督”为原则,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郑重其事优中选精,推荐6人竞评中国工美大师,结果无人上榜。
从省工美协了解到,中国工美大师评选始于解放初期,一般5年举行一届,从第一届至第五届共产生365位“国大师”。云南历届仅出李宗泽(锡艺)、段国梁(木雕)、赖庆国(锡艺)3位“国大师”,其中李宗泽已经身故。第六届评选全国产生78位“国大师”,云南无人上榜。
云南省工美协会会长张化忠谈到,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有云南、黑龙江、海南、吉林、重庆5省市“挂零”,然而云南文化大省的工美资源却非其他“挂零”省市可比。“云南工艺美术有21个门类,其资源状况堪称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如此工美大省却难产工美大师,发人深省”。
张化忠分析云南折翼中国工美大师评选的原因:一是送评作品缺少云南元素和文化特点,地方民族性体现不足;二是宣传不够导致全国知名度不高,“云南有特色,省外不知名”的现象突出;三是部分作品工艺水平有差距,在全国同类作品中竞争力不足。
精品战略有待深耕细作
立足行业发展深挖内在问题,张化忠认为云南工美走精品战略力度不够,很多工美师和从业者对“做精品,强品牌”的认识不足,这是云南工美难出“国大师”的深层次原因。
张化忠说,在做精品方面,云南比之沿海发达地区在工艺、题材、民族文化融入三个方面差距明显。这种差距既体现在工艺品设计创作上,也体现在各种工美展览推介活动中。云南工美虽资源丰富然精品不多,即使有了精品又在宣传推广上捉襟见肘,只有实施精品战略从工艺、题材、民族文化三方面深耕细作,才能扬长避短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挖掘自身独特民族文化不足,是云南工美走精品路线的一只短腿,也由此影响到云南工美大师晋级中国工美大师。以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的“银龙桶”为例,在工艺上细腻精湛华美可谓至极,然而却使用了鎏金工艺。银上鎏金虽更高档,但鎏金非云南工艺文化特点,该作品工艺技惊四座却失之独特民族文化融入,因而在报评“国大师”时失利。
“三名工程”持久开展
此次失利,也从侧面折射出我省工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足。省工美协会会长张化忠说,今后要加强精品战略宣传,在全行业持久开展“三名工程”,培育并打造云南工美名人、名牌、名店。
工艺美术品是文化产品,作者的名气越大产品越好卖,价格也自然越高,这就是品牌效应。能否多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省市工美行业发展程度和工美经济含金量。让“三名工程”持久开展,就是要在云南21个工美门类上培优扶强,变普遍资源优势为集中品牌优势。
云南有60万工美从业大军,目前只有42位省工艺美术大师,而其中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仅存2人。和云南工美闻名于世的斑铜、紫陶、银艺、锡艺、乌铜走银、木雕、民族刺绣等众多奇葩相比,无论“省大师”还是“国大师”都远远太少。对云南工美来说,当今的发展空白也是将来的巨大潜力。wj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