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双专”助推粤东玩具等小微企业出口转内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8月10日   来源:中外玩具网

  

  

  


澄海农信社小微企业专营中心信贷员到当地一家玩具厂调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省农信联社实践

  开发专门金融产品、安排专用信贷规模,支持小微企业出口转内销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外贸大省的广东出口增长形势严峻。海外市场订单骤减,让广东众多小微企业面临着“订单荒”的生死存亡考验。在这种情况下,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要从“外向带动战略”到“内外并举”的战略转型,及时启动“广货全国行”,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但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不少小微企业需要重新申请国内的质量认证,需要从头开始打造自身品牌,资金缺口非常明显,亟需银行贷款资金“扶一把”。为此,省联社要求全省农合机构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按照出口小微企业的产业分类和抵押担保能力较弱等特征,不断开发出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精细化信贷产品,同时优先安排专用的贷款规模,有效满足我省小微企业出口转内销过程中融资需求。如汕头澄海农信社针对当地的出口主导产业塑料玩具、毛衫、工艺礼品等行业特征,相应开发出“玩具贷”、“毛衫贷”、“工艺贷”等信贷产品,同时可灵活选择抵押、保证等担保方式,甚至可提供信用贷款,深受当地小微企业的欢迎。

  粤东调研

  玩具、内衣企业出口转内销苦缺资金

  “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澄海。”地处粤东一隅的汕头市澄海区,有着全国产业规模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目前,澄海从事玩具礼品及其配套生产的企业约1.5万家,大部分是小微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去年玩具礼品业年产值239亿元,其中70%产品出口,占全国玩具出口额的20%。然而,今年以来,玩具出口受到了欧债危机的冲击,不少企业资金周转变慢,研发转型也显得愈发艰难。

  在澄海区莲下镇下村工业区,年仅20来岁的企业主蔡焕章经营澄海区雄博玩具厂已经有5年时间,主要生产、加工、销售塑料玩具。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的工厂出口欧美、中东的销售额下降了将近五成,“出口回款都很慢,外商现在最多只会下两成的货款,等交货再结余款,但是结尾款也很慢,甚至会出现要不断追款的情况。”蔡焕章说。

  受到同样冲击的还有粤东潮阳另一支柱产业内衣产业。内衣产业是粤东地区最大的产业之一,潮阳地区又是粤东内衣产业生产、加工和贸易的集散地,全国约60%的内衣产自该地。从背带、纽扣、花边到橡皮带,从组装到加工,每一个内衣的生产部件和环节,都可以在同一个工业镇里找到高度分工的生产企业。然而,一场金融危机,却悄然改变了这里的产业生态。

  “现在内衣出口的利润空间小了很多,外国客商也开始不讲信用了,说好了交货即交款的,最后还是拖欠了半年才追回来。”从事内衣行业多年的一家企业主无奈地告诉记者。事实上,这并不是个案,潮阳农信社林文辉副主任透露,今年以来,已听到不少贷款客户表示出口非常不好做,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大,另一方面出口的议价空间和回款速度也大不如前。

  转内销为蔡焕章和内衣企业家郭水丁等一批企业主打开了新的蓝海。通过设立自主品牌,工厂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销路迅速打开。但由于该厂在生产过程中以按季结算为主,资金回笼较慢,积压资金额大,致使流动资金日益紧张,有时因缺乏资金购买原材料,误了货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蔡焕章和郭水丁都曾到多家金融机构走访、咨询,却因缺少有效抵押物而无法贷到款。

  集体土地使用权及其物业纳入重要可控资产考察

  粤东首家小微企业专营中心解决企业内销资金难题

  作为澄海市场份额最大的金融机构,澄海农信社在省联社的带领下,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支持当地玩具企业发展,以正规金融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以信贷资金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去年11月3日澄海农信社小微企业专营中心正式挂牌,成为当地金融系统的首家小微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这标志着该联社全面加大扶持小微企业的力度。

  今年初,在朋友的介绍下,蔡焕章到澄海联社小微企业专营中心咨询,在了解到具体贷款条件十分优惠,手续相当简便后,他向专营中心申请贷款援助。“由于澄海工业区的厂房转手价格都非常高,因此我们在审查时,会将租用集体土地自建厂房看成抵押资产去考量,专门为这一类无担保、厂房为集体用地的企业开辟担保保证贷款。这既是一个突破,也是一种创新。”澄海农信社主任杜绍忠如是说。澄海农信社这一创新信贷方式给蔡焕章带来了久旱逢甘霖的第一笔银行贷款。

  蔡焕章说:“我内销外销都做,目前生意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不大,生意不错,订单都接不过来,未来要做大,银行贷款对提高周转率和扩大盈利的作用非常重要。”实际上,澄海农信社在目前全社信贷资金规模趋紧的情况下,通过单列贷款规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计划三年内安排5亿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至少支持600户小微企业的发展。

  探路潮阳地区小微企业贷款

  潮阳农信社80%新增贷款助小微企业转攻国内市场

  在潮阳的企业是幸运的,由于高度细化的生产分工,加上大部分企业规模并不大,“船小好掉头”,依靠政府和农信社信贷资金的支持,企业纷纷转向做内销,目前已涌现了大大小小上千个自主品牌。潮阳农信社在这一波转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潮阳农信社今年特别安排了贷款资金规模,以助企业出口转内销。今年前5个月,累计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4.6亿元,占比高达79%,共支持小微企业637户。由于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触角,迅速掉头主攻国内市场,潮阳地区的小微企业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出现倒闭潮。

  在内衣专业镇上,记者看到路边全是各式各样内衣的品牌广告,大大小小的厂家都在开足马力生产。然而如此繁华的制造业并没有带来金融机构的争抢,当地目前基本只有农信社在主攻小微企业贷款。

  “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家庭作坊,而且缺乏抵押,我们农信社扎根三农,众多基层分社渗透到村甚至街道,对当地非常熟悉,这样才得以开展这项业务,并做好风险控制,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天,刚好是农信社规定的还款日,与企业非常熟悉的潮阳农信社客户经理已经打了30多个电话给客户进行提醒工作。

  来到郭水丁的潮阳区豫兴内衣针织厂前,新扩建的崭新厂房正在紧张装修中,而一个大货柜车正在装车准备运往广州轻纺城。郭水丁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刚刚从农信社贷了200万,用于扩建扩产。目前他主攻电脑刺绣,在轻纺城有销售点,销路非常好。他还购买机器智能控制生产,既节省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产量。“有了贷款,我可以扩大生产,以量补价。资金多转好几次,对我们做生意来说太重要了。”郭水丁表示。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