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品牌,找广东”,这是如今眼镜行业内流行的一句话,也是国内同行对于广东眼镜业发展水平和影响力的一种肯定。据有关人士介绍,近两年,集中在广东的眼镜生产企业中,仅民营企业就达800余家,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港资、台资企业,目前年产值达到约85亿元人民币。其产品无论是质量、档次,在国内都属上乘。目前,尽管广东眼镜制造业品牌已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好的品牌并不多,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基本上从事的是贴牌生产,也就是国际上流行的OEM。
因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单纯赚取少量加工费的OEM究竟还能走得多远?眼镜制造需不需要自创品牌?要自创品牌有哪些有利条件,还存在哪些问题?打造眼镜制造品牌,究竟路到底在何方?
绝大多数的广东眼镜生产企业,长期以来一贯的生存之道是贴牌生产,这种被称做OEM的生产形态,既造就了当地眼镜制造业的迅速增长(产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局限性。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企业纯粹属于境外品牌的加工工厂,仅仅赚取非常微少的加工费而已,而大量利润附加在品牌上,被品牌商拿走了。另一方面,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下,助长了部分企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和可怕的短视。一些经营者满足于那点加工费所带来的利润,缺乏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雄图伟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些企业对于自主品牌意识的日益淡漠,这将严重阻碍国内眼镜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如果一个眼镜生产企业仅仅依靠加工生产的话,路将越走越窄。对于品牌商而言,由于一种产品可选择的OEM厂商往往有好几家,客户选择与讨价还价的余地很大,在这种供求不对称的形势下,生产企业永远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想要获得定单,只能不断地向品牌商出让利润。因此,OEM这碗饭将越来越难吃!
从整个中国眼镜事业发展的长远出发,长期为别人打工,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对整个眼镜行业来说并不是好事。做品牌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工厂经过多年的建构并赚钱后,自创品牌是非常好的出路。尽管目前国内的消费者与国外相比,在消费意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国内消费者已对品牌、质量有了一定的要求,而且国内市场相当大。
眼镜在创品牌的路上,意识似乎慢了半拍。可能是从前做国内市场的一部分企业不太成功的经历,对于另外一些未曾尝试过的企业产生了不良影响吧,许多人总是认为国内市场有许多问题,如收款难、铺货太多等等。即使是这样,国内市场仍是一块相当诱人的蛋糕,怎么去赢得这块蛋糕,需要的是各家企业的智慧和行动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