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百思买公司可能于明年关闭英国的11家巨型门店,从海外扩展的计划中撤军,造成这一局势的原因是由于全球经济的萧条及不同文化下人们购物方式的不同。全球家电零售业正在面临怎样的发展态势?中国家电连锁企业应该从海外连锁企业身上汲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请看本期《家电纵深》:全球家电连锁缺少真正跨洲整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家电纵深。据外国媒体报道,百思买公司可能于明年关闭英国的11家巨型门店,从海外扩展的计划中撤军。造成这一局势的原因是由于全球经济的萧条及不同文化下人们购物方式的不同,全球家电零售业正在面临怎样的发展态势呢?今天我们邀请了家电专家、资深董事罗清启老师一起探讨这个话题。罗老师,您好。
罗清启:主持人好。
主持人:罗老师,百思买关闭了英国11家巨型门店,是不是说全球家电零售业正面临的发展态势越来越不好?
罗清启:我觉得百思买在美国本土缩店,把店的面积在缩小,这是一个。在英国他开了所谓的关闭。另外,也有一些计划现在在评估,犹豫不决,有些店台是否要撤出去等等这样的关闭。我认为有经济形势的原因,现在整个发达经济体,像欧美消费的需求比较弱,对一些大店造成的影响,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为仍然没有在一些店态方面没有找到当地化的路径。现在经济繁荣状态,这个店是否会收益很好,我觉得也是一个问号。
主持人:据媒体报道,2008年的时候,百思买在进军英国市场的时候,夸下海口,说五年之内要开一百家这种巨型的商店,并且作为进军欧洲其他地区的一个跳板,您觉得为什么它到现在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呢?
罗清启:没有实现,我觉得怎么说呢,那是一种想法或者一个计划。当然英国,它是作为一个跳板了。但是欧洲,整个连锁的发展比较充分,比较成熟。如果你进去开大店的话,大店是否适应当地的情况,为什么呢?其实像欧洲的国家比美国来讲要小的,人口要少,国土面积也少,美国像百思买有很多大店,所以我们说大的旗舰店等等,营业规模比较大。欧洲的店面比较小,你去做一个大店,这些需求已经被当地的零售商都分流了,我们去,又有强有力的业态、强有力的店态和强有力的产品,才会导致整个结构发生变化。现在看,进入这种状态,我觉得没有引起当地的店态发生变化。
主持人:是不是也根据当地实际的需求情况,包括消费习惯有关系呢?
罗清启:有关系。
主持人:从目前产业发展态势来说,目前海外家电连锁企业纷纷转型到网上销售,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罗清启: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实际上整个全球做电子或者家用电器零售的连锁企业,本质意义上讲,正在探索洲际,跨洲的连锁,什么意思呢?我们讲过像百思买,它基本上在北美。像欧洲一些企业都在本国,还有覆盖欧洲的,像德国的S (英)的公司,法国的D (英)零售企业,但是它跨洲的量非常的少。在经济危机之前,大家有一些跨洲实验,比如百思买到中国来开店,也到亚洲来开店,包括到土耳其,到英国去开店。山田现在也写要到中国开店等等这样一些尝试,我认为有跨洲尝试,但是跨洲尝试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被阻碍了,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是一个方面。
主持人:它是受一些外部经营的影响?
罗清启:需求变弱了。即使你开的店非常好,也要收缩,为什么呢?即使在美国本土也要收缩。从最近新的财报看得出来,业绩有大大的下滑,包括连锁店要缩店这样一些东西,这是一个。再一个,全球衰退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变局呢?我认为打乱了本土的连锁、主导的大型连锁想去跨洲的实验,为什么呢?突然兴起了网购,网购不仅在中国很火热,在全球也很火热,为什么呢?需求减弱,这是一个。第二,大家对产品的价格开始敏感,为什么?平常我们消费电子产品或者家用电器,不是必须在这个时段要买,它不像粮食一样要天天吃。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如果需求特别的弱,这是一个。第二,价格,需求弱的话,供求过剩,价格就下滑。下滑对整个线下店的压力是很大的。突然之间现在大家开始搞网购,网购的价格比线下的要低。也就是说,你不搞网购,别人也搞网购,大型的连锁都在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但是说白了,线上的体系对线下的体系有很大的冲击。所以,你会发现突然之间陷入两线作战的状态,在线下的店要跨洲整合的话,本土的零售企业会对它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线上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就出现这样的局面。
主持人:从全球家电零售的态势来看,包括百思买在欧洲及中国的发展不够理想。您刚才提到山田电机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投石问路这种态势,您觉得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是因为整个金融体系或者需求减弱的原因吗?
罗清启:需求是一方面,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比如说像日本,日本在它的海啸和地震、核泄漏之后,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是很难用的,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经济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再一个,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话,消费就减弱了。现在很多的连锁品牌在国内,面对需求急剧萎缩的状态下怎么办?肯定要走出区域,去寻找有人口红利、经济繁荣的区域,中国是这样的区域,这是一个。再一个美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美国也是老龄化的,二战之后的这一代,现在进入老龄了。欧洲也是这样的,所以现在这样一些整个人口结构、经济的发展程度,包括我们这次看到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全球经济的一个调整,重心从西向东转移,零售的机会在东部。所以,这些基础动力会造成大型连锁去跨洲整合。我们现在看到像一般的零售,比如沃尔玛,在很都洲都有跨洲的,电子连锁基本在各自国家,除去的是实业,落后于一般消费品的网络连锁的网络扩张,这种尝试现在要有,但是遇到衰退之后,本土的聚集和连锁线上的聚集,把这个步调打乱了。虽然现在看到山田和百思买在中国有一些尝试,但是这个尝试和步调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从现在来看,给了我们本土连锁的一个机会。中国现在经过将近十五年的发展,像国美、苏宁这些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规模了。像百思买以及欧洲的一些品牌,现在是中国的连锁、北美的连锁、欧洲的连锁,基本上是这样一些连锁。但是他们现在跨洲实验,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跨洲实验,他们跨洲实验遇到的障碍也要回去。我们从欧美日的零售额来看,中国还在增长,并且我们零售的连锁增长还快于GDP的增长,说明什么呢?说明下一轮要去跨洲整合的话,中国的连锁应该做尝试,走出去。
主持人:您刚才也谈到中国的连锁企业,刚才也说到我们始终还没有迈出国门。您觉得像国美、苏宁这些家电连锁企业没有进行海外的扩张,瓶颈在于哪?或者中国的家电连锁企业应该从外国连锁企业中吸收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罗清启:我觉得现在经验已经谈不上了,为什么呢?现在我们的连锁,虽然没有出去,但是已经非常的成熟了。我们走的路,像吃了压缩饼干,走的路非常的快,用的时间非常短,不到20年,迅速崛起。崛起之后,并且拥有了很大的体量,这里面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们人口的数量比较大,市场的腹地比较大,这是一个。另外,跟我们的制造业,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家电产品的制造业规模之称,现在欧洲这些企业都没有制造业了,从中国拿货到当地去卖,怎么办?我个人感觉,他们是在吃汇率差、成本差。但是中国是干什么呢?中国在未来不是要走出国门,而是要走出洲门去跨洲实践的话,一定要有两个轮子,很有优势的制造业和很有优势的连锁,这些优势我们要看到。像美国的企业和欧洲的企业没有这个优势,它在连锁零售方面走的路比较早,有一些经验,但是我觉得像整个信息化方面,我们现在走得很快,突然之间就达到了一个世界级的水平。所以,我们未来的跨洲整合有两个轮子,现在他们缺一个轮子。我的建议是,当务之急,不仅要探索走出国门,走出洲门这个概念应该想的。
主持人:希望我们中国的家电连锁企业能早一步走出国门,甚至走出洲门。非常感谢收看本期的节目,本期节目到此结束,下期再见。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