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两年的下坡路后,国内方便面产量终于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面制品大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报告显示,2010年,国内方便面产量达到501亿份,不过行业利润还是继续下跌。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我国方便面总产量呈现下跌趋势,当年同比下降10%,2009年虽然总产量达431.2亿份,占全球的50%以上,但是同比产量再度下降3.9%。2010年产量终于止住下滑,但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没有改观,反而更加艰难。
“虽然去年的销售额达到497.15亿元,增长了12%,但行业利润继续走下坡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孟素荷指出,影响方便面行业成长的最主要因素有三:被污名、市场流失、格局失衡。
无序竞争阻碍行业发展
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方便面的市场格局变化深刻,方便面生产企业由800余个减至80多个,淘汰率高达90%以上。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方便面行业经过18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遇到制约发展的瓶颈,产量下降只是一个表象,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我国方便面生产企业大大小小8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等,而多数规模小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只能在有限的市场空间无序竞争。
此外,由于各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但销售价格却相对低廉,方便面生产企业遭受了较大的盈利压力。国内最大的民营方便面生产企业——今麦郎食品集团总裁范现国说,生产方便面的主要原料棕榈油价格由2009年的6220元/吨,到2010年已上涨到7100元/吨,每吨上涨880元,价格上涨幅度12.39%,面粉价格也由2009年的2500元/吨,上涨到2010年的3000元/吨,每吨上涨500元,价格上涨幅度16.67%,还有物流费、包材费、人员工资、营销费用等费用都在上涨。今年,这些成本不仅没有降下来,反而一路走高。
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各项费用的不断上涨,目前高、中价方便面的价格已接近成本价,特别是销售量较大且深受广大农村市场欢迎的低价面已经连续20年维持在同一价格水平上,造成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因此,以生产低价面为主的内资方便面企业,生产陷入萎缩,处境艰难,更别说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及市场开拓上。
群龙无首局面亟待打破
虽然方便面行业在我国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仍是各自为战,群龙无首,难免出现问题。目前,康师傅是国内唯一加入世界方便面协会的理事会成员,但其言行只代表自己,并不能代表全行业,身份处于尴尬境地。而像中国这样的方便面产销大国在世界方便面行业竟然没有话语权,使我国在行业国际标准的制订及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事实上,今年3月份,20位方便面生产企业负责人曾经联合致函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议政府要加强对方便面行业的指导和有效管理,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这些企业表示,希望成立中国自己的方便面行业协会,从而加强行业自律,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话语权。目前康师傅已拿下每两年一届的2012年第八届世界方便面大会主办权。康师傅总部经营本部协理王世琦对记者说,举办世界方便面大会是方便面行业的大事情,需要国内多个部门支持和协助。
分析人士认为,方便面产业一头连着三农,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同时,面对灾害作为“应急救灾食品”的功能明显,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作为世界第一大方便面生产和消费国,尽快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对凝聚企业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行业行为,搭建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十分必要和迫切。
公众科普要做到位
尽管全球公认方便面具方便、美味、安全、价廉、便于储运等特点,多年来在国内的质检合格率也很高,没有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但很多消费者对方便面产生“垃圾食品”的误解。
专家认为,油炸其实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工艺,是让食品脱水干燥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常用方法,也是方便面无须使用防腐剂的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小松表示,对方便面的不良印象,是一种社会“偏见”,要消除人们的固有观念,企业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膳食思维。记者 兰 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