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莱森特化学系统公司发布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严重影响了北美和欧洲的建筑业。在经历了2008年和2009年全球PVC消费的低迷期后,2010年全球聚氯乙烯(PVC)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而美国生产商受益于乙烯原料成本的降低,规模化生产以及弱势美元的影响,2010年美国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60%。在中国,由于政府大力落实节能减排,2010年,中国部分以乙烯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历史低点。
近年来,环境和安全问题以及替代产品出现极大地影响了PVC的消费。一些国家已经立法禁止PVC在塑料儿童玩具中使用,在食品包装领域,PVC的消费量也有所下降。此外,聚烯烃类产品的替代品在电线电缆中的应用也减少了对PVC的需求。然而,PVC的成本竞争优势在建筑行业仍表现突出,随着建筑业的复苏,PVC的消费量将大幅增加。
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的高消费增长将使亚洲成为全球PVC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虽然自2004年以来美国PVC的消费量一直下降,但是墨西哥和美国需求增长预期将支持未来北美地区PVC需求增长。西欧受制于较高的人均消费量和未来低增长的经济前景,其PVC消费量增长速度在全球保持最低水平。由于石油资源丰富,东欧和中东地区PVC消费将保持高速度增长,南美地区的PVC需求将受益于该地区GDP高速增长和基建的飞速发展。
由于受到消费前景预期差异较大、生产成本相差悬殊等影响,区域的产能发展表现截然不同。PVC消费预期低增长以及较高的能源价格使得北美和东欧地区的PVC领域投资相当不具有吸引力,然而中东地区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中国PVC产能扩张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产能已经从2003年时的500万吨/年大幅扩张至2009年时的逾1500万吨/年,占据期间全球新增PVC产能的近90%。尽管受到碳排放和汞污染等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的限制,但中国乙炔基PVC产能的扩张速度并没有显现出减慢的迹象。虽然全球其他地区煤/乙炔基PVC工艺已经被乙烯基PVC工艺大量替代,但在中国煤/乙炔基PVC生产仍然受到鼓励,因为这种工艺不需要进口乙烯原料,也不需争抢国内有限的乙烯供应。这种工艺所需的原料如煤和石灰石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还较为落后。在当地投资一方面成本较低,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资源,同时还可以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