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永康五金企业谋求高科领域合作 力求新跨越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5月16日

  “如果有好的高科技项目,让我投资三五千万元进入高科技领域,与永康的其它企业一起边试边改,哪怕是打了水漂,对主业也是没有影响的。”永康市人大代表、兴达钢带公司董事长叶寿福在《政府引导企业资金投入,加快高科技领域开拓》的提案,得到了不少工商企业界人士的响应。

  抱团愿望很强烈

  兴达钢带是一家原材料供应企业,虽然连续7年大手笔投入技术改造,让这家小公司一跃成为当地很有名的大企业,年产各类钢带从2万吨迅速提高到现在的15万吨,但在叶寿福的眼里,他所从事的主业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永康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很少,国内的高科技公司大多聚集在深圳。”叶寿福认为,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要大胆向高科技领域迈进,而进入高新技术领域也是一项风险投资,不光投资额大,一家企业全力投入的风险太高,这是让不少企业家望而生畏的原因,也是永康高新技术领域难以拓展的原因之一。

  “如果大家联合,让部分百强企业拿出500至1000万元,成立股份制公司,专门投资高新技术领域,完全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实现永康产业的升级。”叶寿福认为,这是分散风险的一种方式,百强企业的这笔投资不会对目前的主营业务发生任何影响,如果项目扩大,还可以再追加投入。

  如果说叶寿福的提议还停留在设想阶段,那么群升集团总经理徐珠锋却有一批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的高科技项目,“光伏产业投资项目就是其中一个。”

  去年,群升产业园屋顶并网光伏电站、群升太阳能光电建筑系统列入财政部《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目录》名单,并且获得一笔财政资金支持,让群升在光伏产业有了更多关注。徐珠锋说,高新技术产业大投入、大回报,以他们熟悉的光伏产业来说,其上游多晶硅仍然存有很大的市场缺口,“如果大家能够联合起来进入光伏产业的上游原材料行业,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在5日举行的钢门窗行业协会理事会上,徐珠锋侃侃而谈:“我关注这个行业已相当长时间了,多晶硅市场供不应求,二三十万元一吨的成本,现在的市场价格为七八十万元,而且采购商还要排队等候。”

  规模效应较显著

  徐珠锋正在寻求进入的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上游。在高新产业链规模效应方面,江苏扬州是一个典型:先是一家箱包厂成功转型,率先生产出太阳能光伏的最上游产品——高纯度多晶硅,将扬州推上了光伏产业高地后,顺着这个产业链,下游配套企业纷至沓来。在晶澳、保变天威、无锡尚德等巨头的引领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单晶硅片——电池芯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发电(照明)”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首个国家级“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优良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环境,从多晶硅原料和硅锭/硅片生产,到太阳能电池制造以及组件封装环节,乃至下游应用端的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具备了较为完整的链式生产能力和较高的承载平台,去年其光伏产业产值突破了1000亿元。

  “这是我们从事传统产业想都不敢想的。”刚刚从江西新余考察回来的步阳集团董事长徐步云对此深有同感:新余市工业经济已经改变了长期以来“一钢独大”的局面,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仅用3年来时间不仅实现了工业产值500亿元,而且形成了硅料——铸锭——硅片——电池——下游组件——太阳能应用产品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发展在全国居领先地位,2010年,新余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以上。

  政府引领是关键

  永康市政府将加大引导企业进军高新技术产业的力度,光伏产业就是其中扶持的重点之一。不久前,包括多位知名企业老总组成的党政代表团已赴新余进行考察。

  作为考察团成员之一的徐珠锋更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说,多晶硅按照用途不同,它又分为用于制造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电子级多晶硅和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级多晶硅。目前,高纯度多晶硅生产技术只掌握在德、日、美等国家少数几个企业的手中,这些国家和企业从自身战略发展和利益考虑,对此项技术实行高度封锁垄断经营。同时,随着多晶硅在微电子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其价格也水涨船高。

  2000年,多晶硅每公斤的进口价格是9美元,到现在已涨到了75至90美元/公斤。有资料显示,2009年全球多晶硅产量达37500吨,而我国只有1000多吨,其中电子级多晶硅100%依靠进口、光伏级多晶硅90%依靠进口。据了解,以多晶硅为基础材料的产业链条可以带动50多个相关产业,其产品都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特点,如果把这个产业链条做强做大,这无疑是永康经济结构调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要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跨越,政府的引领是关键。”不少企业如此认为,高新技术所需的项目、资金和人才三大要素,目前光凭一家企业还不能完全解决,都需要政府部门来牵头一一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