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七粮液“傍名牌”VS五粮液“傍身份”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2月11日

  认为自己注册商标被侵权,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将白酒“七粮液”生产企业北京寅午宝酒业有限公司及该公司股东高某、销售企业北京众缘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一并告上法庭,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共同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已受理此案。(2月10日《北京晨报》)

  有人说,从五粮液到七粮液,多了一个“二”。这个“二”,不只是简单的数学意义上的二,更主要的,说明了我国山寨文化、山寨商标的横行。依现行《商标法》,这很可能就是一种侵权行为。当然了,这究竟是不是侵权、是不是违法,在法庭未结案之前,我们还不能枉下定论。

  笔者查阅了一下七粮液在网上的相关资料,发现该品牌也是独立注册,也有正规的生产标准与产权,七粮液的老板还说了一句特牛的话——“七粮液结束了中华民族酿酒史上两千多年白酒中有甲醇的历史”。此外,七粮液还拥有悠久的生产历史与生产技艺。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有如此气魄的白酒品牌,为什么要傍上五粮液呢?仅仅是因为五粮液是我国白酒中的王牌吗?

  五粮液的品牌效应自然不必多说,给这个品牌挂上一点亲戚关系,自然是许多草根品牌的荣耀。茅台酒的庞大身躯背后,不是也成就了一大批叫“茅台镇”的白酒吗?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无论是七粮液,还是五粮液,都喜欢一个“傍”字——五粮液傍的是权贵身份,七粮液傍的是名牌身份。站在这个角度讲,两者是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去年年底,五粮液开始涨价。涨价不可怕,可怕的是五粮液官方给出了一个十分可爱的涨价理由——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分析称公务宴请、节日送礼是高端白酒最主要的消费支撑,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满足身份需求”却十分刚性。显然,五粮液“傍身份”这一招棋,走得太妙了,以至于让自己在所有的涨价风潮中都立于不败之地了,五粮液也就有了“涨价合理”且“世卿世禄”的贵族身份。

  不想当军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赚大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不想傍我国权贵身份的白酒,不是好白酒。一个新兴的白酒品牌,不去傍一个永远的贵族,还去傍穷人不成?这年头,不傍白不傍,傍二锅头也是傍;傍五粮液也是傍,不傍一个有身份的白酒品牌,那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就现实情况而言,傍上名牌,这市场和效益也就可以预期了。

  七粮液“傍品牌”固然不对,但五粮液“傍身份”也有着十分可憎的社会因素。对于百姓而言,两个“傍”,都触发了社会的隐隐之痛,大量白酒涨价也好,傍品牌也好,都很是能打击寻常百姓的尊严。在“天价茅台酒瓶”、“实名购买五粮液”的语境里,如何在白酒中寻找国人的尊严与幸福,显然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