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质监局努力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模式,通过试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建立食品安全隐患定期专项举报奖励制度,应用企业分值考评体系,有效实施信用监管等措施,不断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积极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福州市质监局首先试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推动规模以上高风险食品企业品管岗位工作人员参加国家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有30余人获得初级以上国家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对一般食品生产企业推行关键岗位人员考试合格上岗制度。依托软件公司开发了“福州食品生产企业品管人员在线考试系统”,组织人员编写食品安全知识题库,以福州市区2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为试点,组织企业质量负责人、品管人员、添加剂管理人员参加计算机在线随机组卷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证书持证上岗。
据介绍,今后食品生产企业关键岗位品管人员持证上岗,将成为福州市食品生产企业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证换证审核、年度审查以及委托加工备案等的必备条件。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使得具备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品管人员在食品企业中更具有话语权,让企业自觉从“要我管理”向“我要管理”转变,从而改变以往“保姆式”的食品监管模式,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其次,福州市质监局还在全省质监系统率先建立专门针对食品安全隐患的定期专项举报奖励制度,制定并出台《福州市食品生产领域重大质量安全违法案件及严重质量隐患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福州市县两级质监局安排专项奖励资金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各类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
针对一些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窝点往往具有隐匿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该局通过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发动社会监督力量,让制假窝点无处遁形。一年来,福州市质监局共查处取缔各类食品加工窝点40多个,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福州市质监局还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用企业分值考评体系,有效实施信用监管。以开展巡查、年审、抽检、风险监控、专项整治等工作为重点,对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现场生产条件、台账记录、产品质量抽查、产品质量信用核实以及违法违规等情况量化打分后评定企业等级,将企业等级评定情况作为企业办理年审、委托加工备案、接受巡查等事项的参考条件,实施按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彻底打消了企业违法违规“一罚了事”的心态,督促企业走信用管理之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