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什么是最热的行业?电池!相信很多人都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在电动车热潮的带动下,电池更加炙手可热,从政府到企业,都在纷纷投身其中。
很早之前,我一直就在考虑一个问题,电池什么时候才能降低成本,从而具备大规模推广的价值?之前我一直都认为,电池规模化量产之后,电池价格自然会降低下来,这符合规模经济的原理。为此,在电动车商业化的初级阶段,政府必须用补贴拉低因量产过小而导致的高价格,积累一定的规模之后,成本的降低自然价格就下来了。
我对此一直深信不疑。但是,最近我意识到,我可能错了,电池的成本降低并不是那么容易。
29日,在江森自控重庆电池工厂的奠基仪式之后,在场的媒体一起采访了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杨纾庆。杨表示,在重庆设厂很大的考虑就是区位优势,可以覆盖中西部市场,毕竟一个蓄电池就是20公斤重,可以节省物流成本。
杨接着说的另外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现在的蓄电池是20公斤重,1950年代就是20公斤重。当时我问,这几十年,蓄电池的成本降低了多少?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江森自控之所以做到全球的老大,自然是在成本控制上有自己独到的地方。
一个蓄电池60%的重量是来自于铅,虽然需求的不断扩大,铅的价格是在不断上涨的。虽然生产工艺上的改变有助于减少成本,但是原材料决定了其成本具有很大的刚性。蓄电池虽然是动力锂电池有天壤之别,但是在成本方面,有相似之处。
在电动车中,一般情况下,一般的成本是来自于电池,其中,电池30%的成本构成是来自于金属材料,比如镍、锰、钴、锂。
不可再生资源都是反规模经济的,用的越多,价格越贵,况且这些都是稀有贵金属。极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随着锂电池生产规模的扩大,金属材料的价格反而被推的越来越高。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美国能源部门计划在2014年时,把电池成本降到2009年时的70%。但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池技术研究者Jay Whitacre在接受访谈时提到,政府的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在最近的3-5年内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起码需要10年。
各大研究院和丰田公司都声称美国能源部门的目标不具有可操作性。一家专门研究电池生产成本的学术研究协会表示,要把成本削减一半起码需要20年,3-5年无法做到。据悉,这家学术研究协会由12名电池领域的专家组成。
报告说,电池封装壳的成本占了电池总成本的主要部分,并且几乎没有下降的空间。此外,电池包含控制电压输送的电子传感器和调节电池热量的电子控制器。这些电子产品已经是规模生产了,规模的再扩大对成本的下降作用不大。
丰田CEO和其全球总工程师也认为,依据在镍氢电池上的经验,他们对锂电池价格将会大幅下降深表怀疑。
当然,也有人对成本的降低深具信心。江森自控电池部负责人Alex Molinaroli就对5年内缩减一半电池生产成本很有信心。“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之一,我们将从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浪费和削减管理费用上压缩成本,而不是在研发成本上做文章。”
他的思路其实是另一个路径,改善管理和生产工艺。只是,这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成本,确实需要时间。
只是,在电池成本的降低上,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多了。狂热的政府和企业,是否该认真的倾听一下呢?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