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似乎成了2010年的主旋律,关乎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通通涨了个遍。从望而生畏的楼市房价,到关乎民生的水价、服装、蔬菜、猪肉、食用油、面粉、大米、奶制品一骨碌的涨……涨价在进行,生活仍然要继续,对于百姓而言是苦不堪言,对于商家企业来说也并不是一边倒的倾向于“涨价”,更多时候是源于产业链中压力的转嫁,当然也不排除其中炒作哄抬的嫌疑。
唯独“电动车行业”,这个逐渐成长起来的“草根行业”,追其历史难寻“涨价”的踪迹。在风云飘摇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历经市场的考验,政策压力以及各品牌间为抢占市场而进行的狂轰滥炸的价格战,电动车行业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或许都在唏嘘感叹如今利润的稀薄。
终于,电动车行业在2010年发出了涨价的信号弹,有人欢喜有人愁……
辩证看待“涨价”事宜
究其电动车行业涨价的因由,有着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例如今年人力成本的上涨给企业带来的运营成本上的压力;也有着行业特殊的产业链状况带来的历史问题,各个环节在面临着长年来低价的触底反弹等等。
利润的压榨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品质的降低,降低配置,置换原材料等偷工减料的手段就会频繁出现,而影响了质量就等于降低了电动车骑行安全系数,从而导致了终端市场对于产品品质的质疑,恶性循环开始上演,这是行业产业链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从这一方面来看,涨价对于产业链的某些环节起到了阳光雨露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对于利润的保证可以使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产品研发,品质保证。这是涨价所带来的正面色彩。
但是涨价并非是起跑线上的一声令下,产业链中原材料供应商、配件企业、整车企业、经销商一环扣一环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是不可能做到统一涨价这种理论性的举措。这就导致了企业在面对是否涨价时所要担当的风险,是内部消化成本压力亦或是冒险转嫁涨价压力,就成为困扰企业的因素。
某一品牌的调整价格影响不了整个行业产品的终端销售价格,但是整个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发出涨价的动静,从原材料、配件企业、整车企业、经销商、消费者。怎样合理的转嫁涨价压力,制定相应的对策值得整个行业思考。如何在涨价声中实现突围,将涨价压力转为优势,则是重中之重。
优质优价 新品新价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利润保证的基础上,暂时放弃利益,以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做法或许在某些时候能显示出突击的力量,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品牌始终要建立的品质的基础之上,所以在企业面临产业上下游蠢蠢欲动的涨价风波时,回归品质是解决困惑的方法之一。
原材料以及配件产品的涨价对于整车厂来说意味着成本的提高,整车价位的提升是企业转嫁压力的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同样面临的是一个莫大的风险——经销商、消费者是否能接受,涨价后的产品是否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事实上,随着电动车行业在规范化发展,消费者也在成长,昔日一味追求低价的现象已经逐渐的减少,低价市场已经很难在市场长久立足,取而代之的是品质、品牌、服务。“一分价钱一分货”,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提升同样是在企业品牌形象树立的一个过程,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达成的。产业链的各环节的涨价从某一方面来说或许是企业提升品牌力度的一个机会,企业大可采用“优质优价 新品新价”让产品贵的有理,让消费者接受提价后的产品。
除了优质产品能博得消费者对涨价的认可以外,新品则是应对涨价的又一利器。电动车行业历经十数年,一二线城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二次购车的消费者愈来愈多。他们对电动车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功能,开始注重电动车的功能、造型、舒适度。而新品的开发可以注入产品全新的宣传理念,利于新品新价的推行,消费者也较为认可新产品的新价位。
抱团取暖 资源优化
一个行业,定价权掌握在哪个环节那么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最受伤的或许就是那个被动者,而电动车配件企业恰巧就担当了这个尴尬的“被动”角色。或许这是个不恰当的比喻,但是配件企业的“隐忍”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面对来自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以及整车企业所转嫁的价格战的压力,配件企业的利润无法得到保障,多年来在夹缝中力求企业的发展。然而这种恶性循环对于配件企业的来说是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也同样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涨价的声音大部分来自于配件企业,主要原因来自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但是价格上涨并不是配件企业解决困境的方法,这只是产业链价格波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要想在涨价中实现突围,提升配件企业的地位,提高产品利润,“抱团取暖 资源优化”是值得借鉴的方法之一。
所谓抱团取暖就是在某个配件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将有意向的配件企业团结在一起,实现资源优化信息共享,集体推动配件企业的发展,掌握本该只属于自己的议价权,一改以往按需生产的被动状态。在这一方面,常州精品区已经做出了表率,成立了“常州精品区配件联盟”,强强联手共铸常州精品配件的梦想,重塑配件企业的行业地位。
常州精品区,联合五家全国知名电动车配件厂家,在产业技术、企业管理、信息掌握、品牌铸造等方面实现互补,在提高各自企业生产、研发、销售的品质实力的同时,捆绑式的促进企业品牌的宣传。五家精品区成员分别生产电动车产品的各个部件,相互并不形成直接竞争,而组成联盟之后,更是可以将公司开展日常业务之中得到的行业信息进行共享,为其他成员带来有效信息的同时,也为整车企业采购配件提供参考性意见,使配件企业、整车企业形成统一整体,达到多方共赢。
切实注重内部挖潜
涨价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上游企业的涨价也就相当于将部分压力转嫁给下游企业,然而涨价也只转嫁部分压力,因为涨价同时也意味的风险,单纯依赖于涨价来化解压力只会徒增企业的压力,适得其反。产业链的每一个企业其实都该从自身企业出发,切实注重内部挖潜,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成本浪费在内部消化一部分压力后再进行压力转嫁,将会使企业更加健康的走过涨价风波。
在任何时候内部的资源整合与潜力挖掘都该是企业应对困境亦或是涨价等外部压力时的第一步。面对涨价的所带来的压力时,企业应当从内部管理、技术改造、产品调整、工艺流程等方面下功夫,竭力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率,提升竞争能力。根据市场状况,适时调整产品生产的计划,减少或停止一些不适于当前营销策略的产品生产量,实施低成本生产,消化上游生产商涨价所增加的部分生产成本,在内部消耗部分涨价所带来的压力。
● 企业挖潜增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在面对涨价这种徒增生产成本的压力时,企业挖潜增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则是内部消化涨价压力的有效策略。在工作和生产中,挖潜增效的关键是管理,管理是对企业各项资源的管理,而资源的浪费就意味着成本的浪费。直面市场的严峻格局,目前市场价格空间已非常有限,涨价在表面上看来似乎增加了利润空间,但是面对无法抗拒的上游的涨价以及不敢轻易涨价的下游市场,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意识到挖潜增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环节。企业要深入挖潜,寻找每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企业要提高效率,得到每一个可以获得的机会。废纸再利用、下班及时关电源、电话交流长话短说、公务派车集中办事等细节都是挖潜的增效的表现;在生产场所,生产工人对材料物尽其用、工具正确使用、提高设备完好率、提高产品质量、及时对出现故障机器进行维修、注意设备保养;在技术研发中,我们的技术人员要在设计上有所创新,在工艺上有所改善,在材料上要积极寻找新材料的替代和应用;节约体现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直接减少了成本,使企业增加了利润。
或许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不足以升格为企业面临成本压力时的策略,但其实这些是以实际行动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的策略。
●营造积极向上的潮流,优化人力资源
在上述分析中得知,涨价原因之一是人力成本压力的增加。电动车行业是制造型行业,人力成本是企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如何优化人力资源,塑造高效率的人才,营造积极向上的潮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是助推企业发展抵抗外在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来营造一股积极向上的潮流来推动企业迅猛发展。传播“关爱企业,就是关爱自己”的理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导员工,从小事做起,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只要认真去做了,就会有收获、有成绩,就会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就会使职业生涯增辉添彩。这样,小事就成为了大事,体现出的价值是无限量的。
对于企业而言,一旦形成“关爱企业,就是关爱自己”的理念潮流,那么就会在有限的人力成本下将资源最大化,在人力资源方面缓解涨价对于企业所造成的压力。
涨价并不是简单的价位调整,其中牵扯的是企业战略部署,产品定位等各方面的统筹规划。目前电动车行业中涨价风波并没有全面涉及,但是部分配件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价位,涨价亦或是大势所趋,无论是配件企业还是整车企业应当未雨绸缪,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策略方案,在化解涨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外,能成功的在涨价声中实现突围,巧妙的将困境转化为机遇,或许涨价能成为品牌升级的一次机遇。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