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节能新政铺路 空调产业转型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5/2012 09:32:31   来源:人民网

  此次节能新政实施后,变频产品的市场占比结构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三级以下能效的产品会迅速萎缩,一二级能效产品将会占据主流地位。一定会反映出政策推动行业升级的效果,促进产品结构的改变。

  

  2、补贴差异会导致产品出现分化

  

  区分不同匹数一二级定、变频空调的价格,测算结果见图表3。平均来看,定频空调的补贴幅度约5.4%,变频空调的补贴幅度约3.9%,平均补贴幅度约4.6%。整体平均补贴幅度在4.6%左右的水平,明显低于家电下乡13%和以旧换新10%的补贴幅度。

  

  图表3:各类空调平均补贴幅度测算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次刺激政策对高能效定频空调的补贴力度大于变频空调,预计将对定频空调的销量拉动也将较大。因此,补贴政策对定速高能效产品更为有利。

  

  再从生产成本上来看,目前定频每一能效等级之间的差额约200元至800元,匹数越大差额越大,平均差额在300元左右。变频空调各能效等级之间的差额更大,至少要在400元以上,匹数较大的差额要达到1000元以上。由此看出,此次实施细则,从类型上来说对定频相对有利,

  

  从功率上来说对小匹数产品有利。综合来看,功率越小的空调补贴幅度越大,最高的是小1匹的挂式空调,补贴幅度达12%;功率越大的空调补贴幅度越小,最小的在均价的3%左右。

  

  图表4:各类空调平均享受补贴幅度测算

  

  从理论上来看,定频二级能效产品受益最大。从市场角度来说,能效等级越低生产成本也越低,市场定价也就越低,因而购买接受程度可能会最高,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从企业生产角度来说,每一级能效产品之间的生产成本差额不等,功率越小差额越小,但最小也要差额在200元以上。而补贴的差额最大才80元。因此,企业从节省成本和利益上来考虑,企业会选择定频二级能效产品作为主推。

  

  图表5:各类空调一二级能效享受补贴差额

  

  

  图表6:定频空调与变频空调不同能效等级享受补贴的差异 此前,市场上一直流传节能新政对空调的补贴只会集中在变频上,现在定频空调也被纳入补贴范围,并且享受到相对较大的补贴力度。因此,定频高能效产品的生命周期还将会延长。

  

  

  在上次节能惠民工程中,变频空调是没有被纳入补贴范围,因为当时变频空调市场占有率好还很低,同时上游产业链配套还没有跟上,补贴变频产品的意义不大。经过空调能效等级的升级和主流品牌的推广,变频空调的市场占比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 3、从长远看变频空调将是发展趋势

  

  图表7:变频空调历年市场占比

  

  2、企业要扩大节能补贴的推动效应

  

  第一、有计划的扩大一二级能效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把高能效产品的比例尽可能的提高,以享受政策红利带来的收益;

  

  第二、科学的给产品定价,通过产品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议价能力;

  

  第三、抓住能效新政带来的市场机会,扩大市场销售量。通过销售量的提升分享节能新政带来的红利。

  

  3、企业配置各能效等级产品的比例

  

  (1)在产品能效等级配置上,尽量向享受补贴的产品上靠。每个企业的一二级产品至少不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对空调三级能效产品不可全部否定。三级能效产品是国家认可的门槛产品,凭借其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在3、4级市场这样的普及性需求占据重要份额的市场上,依然还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3)充分发挥各种政策的积极效应。“家电下乡”政策在四个试点区域已经结束,但是在全国多数区域要到年底才会终结,节能新政明确规定两项补贴不可重复享受。因此,对待农村市场还是要紧密结合“家电下乡”政策,采取在不同的市场布局不同能效等级产品的差异化策略。

  

  (二)节能新政对空调企业影响的差异

  

  1、企业规模的决定了收益情况的不同。节能新政细则中规定,参与节能新政补贴企业受补产品的年销售量不低于10万台,这对那些销售总量达不到30万台的企业显然不利,潜在风险很大;

  

  2、企业产品能效等级配置高低的差异。企业高效节能产品数量多,在新政中备案入围的就多,在市场的选择性就比较强,受益程度就会相对比较大;

  

  3、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差异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在实施新政期间,如果能够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享受政策的溢价能力就会显现出来;

  

  4、市场操作能力强的企业受益会多。不论什么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市场上,要消费者来买账。市场操作能力强的企业,会借助政策的东风发力,在市场上展开促销活动,享受到的政策红利就会多一些。

  

  (三)在空调产业领域,定变频产品享受补贴的差别。

  

  1、厂家会选择主推定频还是变频

  

  从图表3可以看出来,单纯从政策补贴定频比变频高近二个百分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厂家一般会选择主推定频多一些。因此,定频产品在政策的呵护下,会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毕竟变频是被业内认可的发展方向,不抓住这一主流趋势,就会犯战略性的错误;二是变频的价位本身高,盈利能力就比较强,补贴的受益的比例低,但绝对收益并不比定频差。

  

  因此,关键在于掌握定、变频的结构比例,绝对不可以搞极端化。而是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原材料供应的状况,科学的计划安排定、变频产品的比例。

  

  2、定、变频产品比重会根据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变化

  

  作为今后发展方向的变频产品,其比例会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逐步提升是因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是受定、变频产品价格差距的影响。目前,功率1匹的定、变频价格差在400元以上,当定、变频产品市场差价缩小于200元以内,变频才有可能会完全取代定频;二是受上游压缩机的制约。目前,压缩机厂家正在逐步从定频向变频生产线的过度,这要一个时间过程。在没有完成之前,定频空调还会有生存空间;三是政策因素的影响。像本次节能新政还把定频作为节能产品给予补贴,这种政策的引导也会影响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四是国人对空调使用的习惯的改变,这当然需要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作为支撑。

  

  (四)节能新政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从细则看,补贴的是消费者,生产、流通企业会从哪些方面受益,特别是对盈利的影响会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值得厂商思考。

  

  从空调的产品维度来看,越是高端产品,盈利能力越强。也就是说低端产品盈利能力差,高端产品盈利水平强。再从市场维度来看,规模大的企业,定价能力就强,盈利能力也就越强。节能新政既然能够改变产品的结构,因此对企业的盈利肯定会有影响。

  

  1、节能新政对企业成本会有增加

  

  以实施细则实际操作来看,节能新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费用,形成一定的成本增加。

  

  (1)、生产企业要承担补贴资金的垫付占款的利息成本。从实施细则看,补贴采取的是企业先行垫付,按月进行申报与审核,年度结束后向政府财政部门领取。那么就需要企业在实施的一年过程中,向消费者垫付补贴资金。企业销售量越大,垫付的资金就会越大,垫付占款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按照预计可补贴3227万台计算,每台平均补贴228元,空调企业要承担垫付资金73.58亿元。当然,这73.58亿元是逐月累积的,资金压力也是逐步增加的。

  

  (2)、为实施节能补贴增加机构与人员的成本。比如说,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对节能新政的操作,包括登录相关表格资料,建立档案,进行申报。甚至在市场上还需要配备专门人员收取条码。这都需要增加人员的人力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还提出会增加税率负担。根据实施细则的操作办法,增加税率是站不住脚的。只要是按照经营与补贴两条线来实施,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2、显著提升高端产品比例

  

  据奥维咨询测算,在推广期内,节能产品销量占比将由26%逐步上升至60%,年度节能产品比例平均约在47%左右。

  

  3、增加利润相当可观

  

  按照政策的本意,补贴是补给消费者的,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增加;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实施补贴可以增加高端产品比例,而高端产品的盈利水平要略高。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的改善,实现利润的增加。

  

  按照预计可增加高端产品1174万台计算,平均每台提升利润100元计,空调行业要增厚利润就会超过11.7亿元。

  

  总之,企业的盈利状况会因此得到改善。节能新政的补贴虽然是给消费者的,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会有帮助。去年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出现下滑,各家电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利润。实施节能新政必然会刺激一部分需求爆发,同时高能效产品比例的上升,都会因此提升企业盈利的机会与空间。

  

  (五)空调企业受益情况对比

  

  目前节能产品市场,格力节能产品市占率22.2%,明显高于其他品牌;定速1级市场美的表现较好,市占率达25.7%。变频节能产品中,除外资三菱电机外,海尔整体表现较好,其次为格力。节能产品占比较高的企业受益程度相对会比较大

  

  在定速节能市场,额定制冷量≤4500的1级产品中,志高的均价高于其他品牌,在2级产品中,外资品牌(三菱电机、松下)均价明显高于国内品牌。4500

  

  在变频节能市场,额定制冷量≤4500的1级产品中,格力的均价高于其他品牌,在2级产品中,三菱电机均价最高,国内品牌中,格力价格较高;4500

  

  (六)节能新政在电商渠道的操作

  

  在上一轮节能惠民补贴实施过程中,电商因为地位还不足够强大,多数企业对电商的操作也没有经验。但是电商在今年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节能新政对电商怎样操作,与线下有哪些区别也特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厂家都应该有预案。

  

  在流程上可以参考,京东商城、亚马逊2012年1月作为节能补贴中标企业参与北京市高效节能家电产品促销活动的细则流程。

  三、节能新政落实的阻碍因素与风险

  

  任何一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问题则蕴含着一定的风险,或者说是节能新政实施的阻力,企业必须要提前预想到,甚至还要有应对的方案才行。

  

  (一) 不达标产品库存的风险。

  

  三级及以下能效空调不能享受补贴,会不会成为库存风险或政策实施的阻碍因素,市场上众说风云。空调三级能效产品作为能效门槛产品,由于价格比较低廉,适合三四级市场的普及性需求,在节能新政出台前是市场的主流产品。而且,三级能效产品的在压缩机等上游供应上,容易得到保障。实施新政后,一是三级能效产品要不要保留一定的库存,库存比例多少适宜;二是三级能效产品的排产比例安排;三是对三级产品的市场布局。这都是对企业智慧的一个考验。但是,市场上还残存一些不达标产品,很可能会成为风险因素。

  

  (二)执行政策出现偏差的风险。

  

  在执行政策中会出现两种风险,一是达不到补贴最低销售基数。这一方先主要来自于小品牌和外资品牌,他们原本销售量就很小,达到10万台最低补贴数难度很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按细则要求提前垫付给消费者的补贴费,就无法向政府申领,企业就得承担这部分损失;目前,空调市场销售30万台以下的企业,这一风险很大。二是企业看到享受补贴产品有利可图,拼命生产销售补贴产品,结果节能产品的销售量大幅度超过政府的预算,那么超过预算的这部分补贴能否结算回来,也是一个问题,企业必须有所考虑才行。

  

  (三)非理性竞争的风险。节能新政出台,由于企业受益情况有所差别,很可能会因此引发一些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出现过度竞争。如价格战、虚标能效等,都会对行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资金链的风险。根据能效补贴实施细则,此次补贴是由推广企业先行垫付,按月向财政部、工信部申报,并组织第三方进行审核,实施期限结束终了30日内方领取可结算补贴资金。对企业来说,销售的高效能产品越多,垫付的补贴资金也越多。垫付如此巨大的一笔资金,对企业来说是对现金流的考验,会对企业资金链的产生巨大压力。

  

  (五)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节能新政实施后,各企业都会把产品集中在享受补贴的产品上,这对原材料供应来说犹如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能效压缩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必然会出现紧张。因此,就有对产品布局科学性的要求更高,做不好就会有无米下炊的风险。

  

  (六)企业价格包装的风险。一些企业在实施节能新政时,总想在补贴金额中也分一杯羹,因而出现价格虚标现象,或者是对新品定价过高。这里面有两重风险,一是市场是否买账的风险。空调行业是一个竞争残酷的行业,你的价格定高了就是去了竞争力,竞争对手就有可能抢占你的市场,这个风险企业不能不去考虑;二是违背政策的风险。政府拿出纳税人的钱来补贴消费者,企业若想分一杯羹,就是非法侵占他人利益,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况且,此次节能新政细则就明确了违规的处罚规定,这是总结上次节能补贴实施经验教训的结果。因此,企业没有必要去冒这样的风险。(奥维咨询(AVC)张彦斌)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