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营收净利率一路高走,从2005年的9.53%飙升至27%。相比之下,鸿海的营业净利率连年下跌,已从2005年的3.25%跌破2%,在2009财年触及1.9%的低点。南都制图:黄敬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远远未到“曲终人散”时,苹果、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跨国巨头还会继续将自己的生产外包,OEM(代工)生产商也还会继续接单。只是后者规模如鸿海精密者,都无法在薄利的漩涡中找到脱身法则,整个OEM行业又将何去何从。近日,由于旗下大陆企业富士康半年报税后净损1亿4300万美元,拖累母公司鸿海集团上半年获利未达预期。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台湾股市为之振荡。究其原因,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是罪魁祸首。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手机发展已迎来智能化时代,而“智能”向来是高利润的“标签”。不过拼装一部普通手机是拼,拼装一部智能手机也是拼,OEM企业根本无法从中分一杯羹。
鸿海系受累富士康
鸿海2010年上半年报显示,税后净利润为新台币347.38亿元(约合73.82亿元人民币),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原因在于旗下富士康税后净亏损1亿4300万美元(约合9.7亿元人民币)。
这则消息在台湾股市引起了连锁反应。财报公布当天不仅鸿海股价重跌,鸿海集团旗下其他上市公司,包括广宇、首利、正崴亦纷纷跌停,受此拖累台股整体更跌破了季度线。
业内观点认为,对于富士康的亏损,鸿海先前已经预告大陆工资调涨可能冲击富士康营运。缘起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于今年6月6日晚宣布,自10月1日起富士康深圳地区各厂区上调标准薪资,最高加薪幅度达到66%.
不过在香港上市的富士康国际发布的半年业绩报告中,并没有将亏损与人力成本挂钩,而是将亏损面扩大归咎于整个手机行业经营环境的恶化,例如产品平均单价下降、产品组合变动,以及较高的折旧费用等等。
此外,财报中的一段话还揭露出了富士康对下半年市场的悲观情绪。富士康国际指出,鉴于欧洲经济状况不明朗,对下半年手机市场增长以及全球消费市场保持谨慎态度。
有关富士康的负面影响甚至冲淡了鸿海本身的一些利好因素。据港台媒体报道,市场传出鸿海集团接获苹果新款智能手机———第5代iPhone组装代工订单,且鸿海方面也未作出否认。但在9月6日台股整体大涨的态势下,鸿海跌幅却达到了4.5%,鸿海系其他上市公司表现同样疲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