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石家庄:家电维修成消费者投诉热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4/2010 22:06:00   来源:石家庄日报   作者:王巍

  如今,大、小家电成为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维修市场由此应运而生。昨日,记者从石市维修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家电维修成了消费者的投诉热点,这也暴露出我市家电维修市场依然存在的种种问题。

    案例一 收费无标准,维修人员“狠”要价

  近来,家住行唐县的李先生一直在为家里的电冰箱维修而感到闹心。7月25日,李先生家三年前购买的冰柜出现了问题,放入的蔬菜、肉、饮料等食品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冻成“冰块”。前两天,他又把几瓶啤酒放入冰箱,其中一瓶竟然也被冻爆。

  起初,李先生还以为是自己没把温度调好,但经过几次温度调整,冰箱里的物品依然上冻。李先生找来家电维修人员,经过检查,认定是冰箱的压缩机坏了,而且部件损坏,不属于保修范围,李先生必须自费更换压缩机。这位维修人员还明确告诉李先生,换上的,是一台能用的旧压缩机,加上修理费需要300元。

  李先生按照维修人员的要价付了钱。事后,李先生在一家旧家电维修收购门店了解到,按照他家那台旧冰柜的成色,即使整个卖掉也就值四五百元钱。维修人员换一个旧压缩机,竟然就收了他三百元。李先生对这种漫天要价的行为很是气愤。昨日(8月3日),他来到行唐县维管办进行投诉。经过协调,该维修人员退还了李先生150元钱。

  专家揭秘:虽然维修行业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但是,一些不法维修人员依然会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随意要价,特别是对那些不了解行情的消费者,能多“宰”就多“宰”。一些不遵守规定的维修人员通常会利用专业知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报给消费者一些无中生有的维修收费项目。如,动辄上百元的“上门服务费”、“开机费”等,这些收费项目其实都是不符合规定的。另外,还有的维修者会在更换配件时故意加价,再向消费者“宰上一刀”。

    案例二 质量难保障,电动车“小病”大修

  最近,刘女士也为维修自己的电动车伤透了脑筋。几天前,刘女士的电动车车灯不亮了,她找到经销商进行维修。可没想到,当她取回电动车时,却发现车灯虽然亮了,刹车竟失灵了。

  刘女士第二次找到经销商,这次却是修好了刹车,蓄电池又没有电了。刘女士不得不第三次,将电动车留在了经销商的维修点。维修人员经过简单的检查后,认定是电动车的蓄电池损坏,需要更换新电池。但是,换一组电池要好几百元,实在是太贵了。刘女士不想换,就自己用手调试电池的连线部位,电动车居然又有了电。

  刘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为了修好这辆电动车,她已经先后交过3次维修费,但是,车子还是屡修屡坏。“每次修好后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还都是需要换件的毛病。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蓄电池有没有电,维修人员竟然都没有好好检测一下,就下了需要换件的结论。”

  专家揭秘:把小病当大病治、把小毛病拖成大毛病,这些正是一些不法维修人员在坑害消费者时惯用的手段,每一次维修都可以找到让消费者掏钱的名目。消费者如果因为屡次修理的问题找上门来,维修人员也会找出种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能骗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