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丰田汽车召回歧视事件之后,我国的缺陷产品追究制度在消费者的不断拷问中升级。7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针对家用电器产品、汽车产品分别出台召回管理规定和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和建议。意见稿都明确指出,召回制度将对境内境外厂商一视同仁,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大大增加。
A家电召回
首次入列推行无差别化召回
国家质检总局起草的《家用电器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前天正式发布,征求意见的时间持续到本月10日。这意味着家电在我国将首次被列入召回产品范围。
草案亮点一,明确了企业承担消除缺陷费用。生产者应当承担消除产品缺陷的费用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等费用。
亮点二,召回措施不输于海外。草案拟规定,生产企业在境内对家用电器产品的召回措施应当与在境外召回的措施相当。
亮点三:最高罚3万元。草案规定,生产者应当及时向质检部门报告消费者投诉或举报、产品伤害事故、产品伤害纠纷、产品在国外被召回的情况、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等。违反相关规定,将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
观点:3万元罚款额度或偏小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表示,3万元的处罚金额对于企业来说“违法成本太低了”。不过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罚款多少仅仅是监管的一种方式,召回条例本身将促进家电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
浙江省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成林认为,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召回机制的建立使得产品的质量管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监管链,外资企业将没有理由再对中国市场实施差别化待遇。
B汽车召回
拒绝召回最高可罚一半货款
国家质检总局前天发布消息,《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已出台。
草案亮点一,纯进口车纳入召回范围,与国内企业一视同仁。
亮点二,责令召回的产品立即停止进口。生产者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或者在收到主管部门的召回通知后,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存在缺陷的产品,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用户产品缺陷、风险、安全使用建议和预防措施。对于责令召回的缺陷汽车产品,海关应当停止办理进口报关手续。
亮点三,拒绝召回最高罚没一半货款。隐瞒缺陷责任可能会被处以违法生产、销售、进口产品货值金额2%以上50%以下的罚款。而以往汽车企业和经营者不履行召回义务,处罚金额最高仅为30000元。
观点:消费者或被“踢皮球”
侵权法律师陈北元认为,草案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二章缺陷调查和认定中没有规定消费者投诉启动调查的程序,也没有规定消费者投诉的渠道和对消费者投诉的处理程序。如果消费者发现汽车缺陷,仍然投诉无门或被踢皮球。”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黄先海教授认为,“外资企业对中国实施差别化待遇的借口已经消失,接下来就要求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消灭这种差别。”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