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上火”的原因很多,情绪波动、受凉伤风、嗜烟嗜酒、过食辛辣食品或肥腻食品、缺少睡眠等原因都会引起人体“上火”。“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
判断实火or虚火
中医所说的“上火”泛指各种炎症,特别是头面部的炎症,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结膜、咽部等。虽然都是上火,但有虚实之分。
1、“实火”多是因为气候原因所致的。
如气候突然变化、空气干燥、沙尘等;其次是因为饮食引起的,如吃火锅、辛辣食物、过量饮酒等。一般表现为牙疼、喉痛、口舌生疮、口渴、便秘等。“实火”自然需要清热泻火,牛黄类药物可降实火。
2、“虚火”一般多因急躁、疲劳过度等原因引起。
如果感觉燥热,或冒虚汗、口干、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就属“虚火”。“虚火”是阴阳失调,但不是因为阳气绝对过剩,而是因为阴虚而造成了阳盛假象。“虚火”则应该以“养阴”为主,需服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养阴润燥的药物。
3、如果不分“虚实”,而简单地让“虚火”患者也服用牛黄类药物来降火,反而会使阴虚更甚。
如有些女性的“上火”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一般在月经来临前就有心烦、失眠、长痘、生疮的现象。还有些女性常常手脚冰凉,吃了冷食或是受凉后都会腹痛腹泻,看上去像是“受凉”,却偏偏又口腔溃疡。这些都是典型的“虚火”表现,需要“养阴”才能真正“败火”。
不同上火症的防治妙方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
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将赤小豆煮开,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灯芯草柿饼汤:灯芯草6克、柿饼2个,加水300毫升共煮,将水煮剩至1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柿饼可吃,每日2次。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热利尿之功效。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预防:在多风干燥季节,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橘子(生热),适当运动,但应避免寒邪侵袭。
食疗:川贝炖梨水。选梨数个切块加水500毫升和川贝,煮开20分钟即可,加冰糖少许,饮汁食梨,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川贝母可清热润肺,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等症状。梨也有生津、润燥、清热等功效。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预防:平时应少食辛辣、过热之品。多饮水,适当运动,少吃肥甘厚味,多食果蔬。
食疗:藕汁蜜糖露。鲜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调匀内服,每天2次,连服数天,有润胃凉血降火之功效。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预防: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身体劳累,就会使人情绪不稳而易怒,所以生活中要少食辛辣、勿过劳、禁酒等。
食疗:菊花茶。选菊花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预防:平时可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