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凉燥: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温燥: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专家告诉您秋日养生十八法。
1、节食欲。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
2、忌怒气。少发脾气可以有效地解秋乏。
11、脊背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地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保护五脏六腑。
12、胸宜护。保持体温,可以增强免疫力。
13、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适当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
14、谷道拖。收缩、上提肛门,可以提神补气。
15、肢节摇。甩甩手,踢踢腿,增强活力,消除疲劳。
16、足心搓。每天洗脚按摩脚心,可以消浊通络,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
17、便禁言。大小便时闭口握双手,可以益智补气。
18、净体肤。秋天干燥应多用手揉搓身体,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延年益寿,解乏消疲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