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郑糖出现了一波“开门红”的行情,最高达到7570元/吨,节前下游消费厂商备货高峰、供需偏紧、糖料生产成本水涨船高以及资金流动性过剩几大因素使期价节节攀升。但进入2月中下旬以来,外盘原糖的大幅下挫使郑糖连续走低,目前已重回7200-7350区间,郑糖后市将何去何从?
国际原糖产量恢复略紧水平
前期,俄罗斯、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及欧洲的原糖产量在遭遇异常天气因素的影响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澳大利亚洪灾的影响将造成其部分糖类作物的绝收,影响其产量;俄罗斯也因为受到前期干旱天气的影响,其甜菜糖的产量减少约130万吨,欧盟也出现糖料减产,减产幅度约22%。各大机构纷纷据此做出预测,10/11榨季将继续延续前期供需偏紧的局面。
但巴西、印度的产量增加将对糖价大幅上涨形成压制。据悉,印度在推迟一个月开榨后,其出糖率较往年有所提高,印度糖协预计2010/2011榨季其原糖产量为2500万吨,比上一榨季增加600万吨。巴西甘蔗协会也预测本榨季其原糖产量将增加至少500万吨,达到3348万吨的水平。两国原糖产量的增加将使国际市场原糖的供应恢复到一个供需略微偏紧或平衡的水平,对前期高昂的糖价形成利空影响。
新糖逐渐上市缓解供需紧张
据统计,截至1月底,广西已开榨糖厂103家,全区累计入榨甘蔗3240万吨,产混合糖382万吨,产糖率11.79%,累计销糖179万吨,产销率46.86%。与上榨季同期相比,产销率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新疆也提前完成任务,所有糖厂已收榨,预计产糖量在44万吨左右。
但销量方面却并不乐观,本榨季全国累计销糖271.75万吨,同比减少25.16万吨,其中1月单月销糖102.71万吨,同比减少14.34万吨。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因为春节消费高峰已过,厂商需求减弱;另一方面因为目前高昂的糖价抑制了厂商的采购需求,导致现货市场成交清淡。
国储糖投放意在稳定价格
面对居于高位的CPI指数,有效控制通胀已列入政府工作计划,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有利于民生,成为目前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从上榨季至今,国家已累计投放231万吨的国储糖,稳定了食糖价格,部分缓解了市场的供需偏紧形势。本月28日将投放本榨季第四批储备糖,数量为15万吨,竞卖底价为400元/吨。目的在于调控食糖价格,使其在一个合理区间稳定而有效的运行。
存准率数次上调或造成利空
今天起,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0.5%,达到19.5%的历史高位。存款准备金率的数度上调预示着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延续,央行此举目的在于控制通胀,保持货币的稳定投放速度,逐步回收货币,控制其流动性。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减少投入股市、期市的资金,期糖价格将在前期高位有所回调。
综上所述,投资者逢高建仓的时机已经到来,在国家政策打压、供需偏紧情况缓解以及自身周期性因素的背景下,期糖将有一波宽幅震荡的行情,建议前期多单者平仓离场,加持空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