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
警示
本报讯(记者杨滨)几位“专家”分处天南地北,但都共同提出了一种“震惊中医界的观点”,然后在不同的城市行医卖同一种药。这些专家,除了名字不同外,事迹相同、用药也相同。在某些人手里,医学“专家”成了可以复制的产品。今天上午,中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医疗领域的“假专家”。
中消协发现,一位名叫姚文东的“六虚同治”创始“专家”,在某广告中被称为出生于吉林的中医世家,随父亲自学中医到30岁,后又到北京中医院担任中药医师;在另一个广告中,名叫姚文东的“专家”却被称出生于一个新闻世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用“六虚同治疗法”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的观点。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湖北武汉一篇名为《80岁前不显老》的广告文章中,介绍了一位名叫鲁南的“专家”的生平事迹;到了河南省洛阳,广告文章标题改为《80岁前不衰老》,全文基本一字不差,主角却换成了另一位名叫宋莉霞的“专家”。
针对以上情况,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不要相信有什么“万能”理论和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不要贸然停用常规治疗的药物。对于药品的功能,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上查询。正规药品都有批准文号,按批准文号查询直接准确。
同时建议核实有关“专家”身份的真实性,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初步查询,对于那些仅有一两篇报道、对职业经历遮遮掩掩的专家要格外小心。
此外,就有关假“专家”难以鉴别的问题,中消协还希望有关部门建立完善执业医师信息库,接受公开查询,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