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许多商家在国家明令禁止月饼豪华包装的情况下,纷纷在馅料里放进虫草、洋参、枸杞等制成身价不菲的“营养月饼”。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市场售价在300至1000元不等的月饼实际成本也就15块钱左右。(9月19日《人民网》)
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相传由古代祭拜月神的供品沿袭而来,代表着团圆、甜蜜、平安等寓意。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品饼赏月,阖家团聚共祈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好一幅完臻美景!可如今,越来越浓重的商业化异味,不时浸染着朴实的民俗民风,损伤着人们原始的至纯情感。本象征亲情团圆和祈福祝愿之用的中秋月饼,被披上了豪华、天价外衣,成了寻租工具。形形色色的月饼,能否回归朴实无华的本来面目?
天价月饼,是市场化土壤长出的花——“功夫在诗外”,蕴含着“腐败哲学”。尽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整治月饼过度包装及搭售行为提出要求,确实让“天价月饼”大有收敛,然而,网络却为“天价月饼”提供一条“绿色通道”,淘宝、易趣等购物网站上,上千乃至破万的月饼随处可见。网络之外,一些新的月饼模式也被开发出来——“黄金月饼”、“营养月饼”、“药膳月饼”,甚至跟《山楂树之恋》凑热闹的“山楂月饼”也应运而生。这些月饼价格,虽构不成天价却也不菲。我们不禁想问:当月饼身价越来越高,象征意义越来越多,当“植入式”营销的商业暴力越来越疯狂,导致月饼只中看不中吃时,其“团圆吉祥”的草根情结还能实现吗?其文化内涵还存在吗?又是谁在购买和品尝着这些月饼?他们心中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豪华月饼,显然不是贫苦人民的消费指标和“势力范围”。当有人聪明地玩起“醉翁之意”战术时,月饼只不过成了一些人“名正言顺”的工具和“武器”。天价月饼、豪华月饼的出现,是对原始道德的异化与亵渎,是权利经济下衍生出的打着华丽外衣的变种,折射的都市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淡漠和赤裸裸,朴实的至纯情感正渐行渐远。而黄金月饼、营养月饼的补充,则很容易换枪不换药,打个擦边球躲个猫猫本质却依然在玩老一套。
中秋月饼,何时能返璞归真?中秋节,何时能回归朴实无华?诗圣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境还有几人能体会?中秋节将至,不妨让忙碌的我们,静静地感受一下清代诗人袁景澜在《咏月饼诗》中描述的画面吧———“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