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白糖市场在国际市场走高和现货价格上调刺激下,近期合约大幅上涨,创近四个月来新高。我们认为由于目前仍处在白糖消费旺季以及巴西干旱天气和糟糕物流影响国际白糖出口,短期内国内外白糖仍将联袂走高,但上涨空间有限,后期制约于不断改善的国际白糖供求关系和国内淀粉糖的替代作用;因此中期做多宜保持谨慎,建议操作上白糖SR1101合约在5500以上逐步离场,套期保值商则可以逢高抛空!
一、 国际市场白糖产量存在变数 运输瓶颈加剧现货紧张局面
(1)全球最大白糖生产国巴西新榨季白糖产量存在变数。
8月27日巴西圣保罗州蔗产联盟(Unica)将10-11制糖年巴西中-南部地区的食糖产量从今年4月份预期的3,410万吨下调至3,370万吨。虽然Unica下调的数量偏于保守,与市场方面预期的减少数量差距较大,但对国际糖市来说依然构成利好,而且市场方面坚信,随着旱季的到来,田间等待收榨的甘蔗还将继续受到影响。如果10-11制糖年巴西的甘蔗生产继续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后期巴西将进入旱季,近日巴西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两周巴西天气将以晴朗天气为主),不排除巴西方面再次下调食糖预期产量的可能性,这对国际糖市来说形成较强支撑,ICE原糖在19.2得到坚实支撑转而震荡走高。
(2)其他主产国同样遭受反常天气影响,印度增产利空逐渐淡化。
实际上,虽然新制糖年印度食糖大幅提升将让国际食糖市场失去一股推动糖价上涨的重要力量,但经历最近两个月巴基斯坦、俄罗斯、西欧、南非、泰国,乃至澳大利亚的食糖生产受反常天气冲击后,来年全球食糖市场的需求前景似乎又开始变得明亮起来,国际食糖市场的供求前景似乎并没有原来想象得那么暗淡。今年全球的白糖需求量已呈明显增加趋势,主要是埃及、印度尼西亚等传统进口原糖的国家因嫌国际糖价偏高而把原本在年初采购的白糖推迟到穆斯林斋月到来之前采购。通常情况下,白糖出口总量基本与需求总量相当,但如果白糖产量出乎意料地下降,势必将导致出口总量减少,而需求仍保持增长势头,在这种背景下,白糖现货市场将面临着供给紧张的危险。
(3)巴西出口遭遇物流瓶颈,新榨季之初供求形势仍显严峻。
尽管最近天气晴朗导致糖厂的食糖产量增加,但物流方面遇到的瓶颈仍制约了食糖的运输。据说巴西一家专门负责南部地区把糖运到Santos港和Paranagua港的大型物流公司今年的运糖容量已超负荷。最近一段时间巴西港口堵塞使全球食糖供给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估计供给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到11月份北半球国家产新糖上市时才会得到缓解。据了解,目前巴西港口仍有300余万吨食糖等在运往国际市场,不少国家急于补充食糖库存量导致今年需求出奇地旺盛是造成商船抵达巴西Santos港后须等待40天左右才能装糖的根本原因。
由于白糖供给偏紧,最近几周白糖对原糖的升水一直处于135-140美元/吨的较高水平,6月份白糖对原糖的升水一度攀升至170美元/吨的历史最高水平。7月份ISO每日国际白糖价格与国际糖业协定(ISA)每日原糖价格之间的价差曾扩大至35年以来157.19美元/吨的最高点。
二、国内工业库存告急 现货商推涨价格
据统计国内白糖主产区广西八月份销糖80-90万吨,工业库存不足30万吨。根据这个数据分析,广西大的糖业集团都快没糖了。而30万吨库存还不够广西一个月的销量,从目前九月至十一月中期开榨近两个半月的时间,即使考虑到就算9月国家放储,还有一个半月的消费需要供应,而现在的库存才够卖半个月左右。另外国家放储的糖,加工出来要到11月甚至12月才能提货。这些都极大鼓舞现货商的信心,因此在8月30日国内广西、云南主产区现货价格借此大幅上调100元/吨,但成交量较一般,有点有价无市的局面。尽管糖市有些清淡,但现在货源紧张,现货价格只有被动走高。
另外由于用糖企业不能直接使用原糖,如果增加拍储量或增加进口量,那只能对明年市场有影响,对今年的现货影响有限,体现在期货盘面上,近期涨势较大,高于远期合约40元/吨。
三、夏季消费高峰 含糖食品销售增速较快
由于食糖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即“春节、中秋”双节消费高峰。从眼下的时间来看,8月底正处于夏季用糖高峰和中秋节前夕,根据历史规律,糖价往往易涨难跌,到9月底之前,糖价都主要以高位运行为主。但随着全国各地的天气开始变凉,夏季消费高峰也渐渐减弱。通过观察往年的含糖食品产量我们得出每年的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夏季用糖量较大的一般高峰会在8月左右1个月,而糖果、糕点主要集中在中秋前后。总体来看,消费旺季开始退潮但市场仍维持强势格局。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今年夏季消费高峰期间,国内含糖食品数据依然维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如果按照1-7月份的产量增速情况预测,今年的食糖消费达到1400万吨,那么含糖食品食糖用量也如期增加100多万吨的话,2010年的用糖量理论上可以轻松超越1500万吨。
(1)全球白糖市场新榨季供求过剩,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有效改善。
国际糖业组织(ISO)在8月26日发布的季度报告中认为,由于印度糖产量大幅上升推动全球食糖产量增至历史最高水平,估计10-11制糖年全球食糖市场将结束连续两年供给不足,重返供给过剩状态。估计10-11制糖年全球食糖产量较09-10制糖年将增长7.3%,即增加1,150万吨,至1.7038亿吨,食糖消费量将增长2%,至1.672亿吨,也就是说全球食糖市场将供给过剩320万万吨;全球可使用的库存糖比率将从09-10制糖年的33.5%上升至33.6%。估计10-11制糖年印度在国内食糖产量增加700万吨的背景下将再次成为食糖净出口国。继09-10制糖年进口330万吨食糖后,估计10-11制糖年印度将向国际市场出口94.5万吨食糖。
ISO同时指出,全球炼糖能力有限意味着明年全球白糖供给仍偏紧,虽然来年白糖进口量或减少140万吨,但受欧盟和泰国白糖出口量可能减少的影响,估计白糖出口总量较09-10制糖年也将减少130万吨,至1,870万吨。
从中期看,白糖供应充裕将让短期消费需求旺盛黯然失色:一方面,引发本轮食糖进口需求大增的伊斯兰八月斋月即将过去,这一部分补库需求从9月开始将出现锐减。根据巴西Williams船务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未来数周进入巴西港口装运食糖的船舶数量将从上周的130艘减少到114艘,港口等待装运的食糖数量也从上周的345万吨减少至337万吨。另一方面,北半球产糖国新榨季临近,大量新糖上市有望缓解短期供需紧张状况。北半球食糖产量大国印度、泰国、中国、美国等都是在10月-11月期间开始新榨季的生产,随着新糖上市临近,消费终端会更倾向于购买耐存储的新糖而推迟其补库需求,这将进一步缓解国际市场短期内供需失衡局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新榨季降水相对稳定,从今年6月1日以来印度每周降水距平(实际降水与历史平均的差距)来看,平均只比历史水平低6%,而上一榨季同期这一数字是“低40%”,因此本榨季印度甘蔗作物基本不存在干旱影响,食糖产量也有望恢复至1800——1900万吨甚至更高,而10/11榨季随着干旱影响的解除,其产量可能进一步增加至2500万吨以上从而恢复其食糖出口国地位。近期印度政府同意以偏低的价格出口停留在港口的几十万吨食糖,同时计划恢复已经停止交易一年多的印度食糖期货,种种迹象也表明印度国内对其食糖供需环境不断改善的信心正在逐步增强。
(2)超高糖价吸引大量淀粉糖替代
由于白糖价格近一年来长期处在5000元/吨以上,大量替代糖因为利益驱动被大量使用。蔗糖的替代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健康的淀粉糖、木糖、木糖醇等;另一类是糖精和甜蜜素等,专家介绍,食用糖精、甜蜜素对消费者的身体是有害的,以及质量的要求,糖精等甜蜜素等限产限销也保护了食糖的销售市场,而以谷物、薯类等农产品为原料的淀粉糖正在发展壮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蔗糖与淀粉糖价差小于1000元/吨,大多数终端用户会选择使用蔗糖,而不会考虑淀粉糖。当蔗糖与淀粉糖的价差在1000-1500元/吨:大多数终端用户企业可能会同时选择白糖与淀粉糖混合使用,节约成本。当蔗糖与淀粉糖价差高于1500元/吨,终端企业就会增加替代品的使用比率,尤其是中小型的终端企业。
我们不难发现,即将过去的一个榨季,蔗糖与淀粉糖的价差半数时间维持在1500元/吨以上,所有的时间都维持在1000元/吨以上,所以,蔗糖被淀粉糖大量替代将是高糖价的产物。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未来国内白糖市场短期供求紧张局面难改,国际市场走高和现货价格上涨会拉动近期期货合约震荡走高,但上涨空间有限,SR1101合约高点在5500——5600之间,建议操作上多单逐步减仓,套期保值者可以在5500——5600之间逢高卖出远期合约SR1005。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