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马铃薯淀粉价格一路飙升为哪般?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9/2010 16:04: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制作食品的主要配料马铃薯淀粉从去年夏季至今,价格一路上涨,从2009年的低点每吨3950元已涨至今年5月的每吨6400元,增长超过了60%,且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历史高位每吨5300元。马铃薯淀粉这样的价格飙升实在让业界有点看不懂,也让相关企业有点吃不消。

  打破产销周期一涨再涨

  马铃薯淀粉本是生产销售季节性周期很强的产品,其价格的涨跌也是有很强规律性的。每年的9~11月,也就是马铃薯的收获期和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期,价格会开始回落,因为这时生产期库存比较充足。而在每年年底前后价格趋于平缓,等到来年的7~9月,会因为库存不足而价格回升到高点,之后到当年的9月新薯得到收获加工后,会因货源充足价格再度回调。

  然而从2009年新薯收获加工出库至今,这样的价格规律被打破了,马铃薯淀粉价格一直在上涨未曾出现下跌回调。今年1~3月价格出现每吨5700元价位,至4月价格又开始迅速窜高。而依照以往的规律,在未来两个月,即每年的7~9月,将是马铃薯淀粉的青黄不接时段,价格更将进入到一个高点。因此,可以预期,至少在今年9月以前,马铃薯淀粉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价位将超过每吨6400元的价位。

  面对马铃薯淀粉产品价格的一路飙升,应用淀粉制作肉制品、面制品、休闲食品的企业就感到了压力。据了解,有的企业考虑成本,不得不降低品质,选择替代品。

  而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则更是腹背受敌,承受着原料不足、成本上涨和用户流失的双重困扰。目前,在一些马铃薯淀粉销售企业中,甚至出现了往马铃薯淀粉中掺杂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的做法。

  国内减产进口增加是主因

  据业内人士反映,马铃薯淀粉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2009年马铃薯减产。

  2009年由于西南干旱、东北病害因素,导致国内马铃薯产量急剧减少,从2008年产量35万吨减至2009年产量15.8万吨,减少了51.39%。

  产量骤减导致加工马铃薯淀粉的薯源严重不足,甚至逼得国内马铃薯加工的小企业停产,马铃薯原淀粉加工的大企业则开工不足。由于供不应求,价格自然被抬高,还有一些马铃薯种植和贸易商看到马铃薯的行情好,也出现了捂货、惜售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马铃薯及马铃薯淀粉价格的上扬。

  也正是由于国内供应不足,下游用户则将目光转向进口,而进口的增加则又助推了马铃薯淀粉价格的上涨,因为进口马铃薯淀粉通常比国产马铃薯淀粉价格还要高。

  据了解,自2007年2月6日起,我国政府为保障我国薯农和马铃薯淀粉企业的利益,防止欧洲马铃薯淀粉的倾销行为,预防国内企业过度依赖原料进口,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征收反倾销税。这种情况下,进口的马铃薯淀粉价格则必须在正常关税15%的基础上再缴18%~35%的反倾销税。所以,进口的高税率也使国内马铃薯淀粉市场的整体价格被推高。

  2010年4月19日,商务部发布关于马铃薯淀粉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的公告。该公告发布后,国内马铃薯淀粉再次飙升15%。

  这对于不得不依靠进口补充国内市场缺口的马铃薯淀粉采购企业来说,成本压力更是增大。

  平抑涨价的良方

  马铃薯淀粉价格的飞涨不仅使马铃薯淀粉生产和采购企业面临困难,也会推高相应的食品价格,应予关注。

  平抑马铃薯淀粉价格高速的上涨有什么好的办法?业内人士表示,首先是保证供给量和品质。要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技术,预防、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要进行品种改良,发展专用化的马铃薯品种,将菜用薯和淀粉工业用薯分开筛选、培育。在欧洲,淀粉用马铃薯原料的育种技术成熟,淀粉含量高,专用化品种有细分,而且提纯技术先进,产品得率高,成本低,比国内马铃薯有产业化优势。

  国家对欧洲马铃薯淀粉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是为了保护国内农民和马铃薯行业的正当利益,避免受到国外产品不正当行为的冲击,但是,高反倾销税在国内必须依赖进口的时候也无形中成为捆绑国内行业的一道绳索。有业内人士提议,能否灵活掌握反倾销税,在马铃薯欠产的情况下,下调反倾销税,或将反倾销税的税金用于对国内马铃薯行业的国内加工及技术进步补贴,这样方能起到切实保护国内马铃薯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