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丽娟实习记者韩啸)4月CPI同比上涨2.8%,我们负利率55个基点;而昨日公布的5月CPI同比上涨3.1%,这让我们的负利率更为严重。通胀步步紧逼,也就是说居民存在银行里的钱,同样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例,1万元存款放在银行,已经无端地蒸发掉85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要控制在3%左右。然而5月CPI冲破这根红线——同比上涨3.1%,并创下19个月来新高。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这与之前人们预期基本相符,主要还是5月份菜价和翘尾因素对CPI贡献较大,食品价格上涨6.1%,属“罪魁祸首”。不过,天相投资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认为,5月CPI同比上涨幅度未必是最高点,最高点有可能出现在6、7月份,但涨幅究竟高到什么程度,他告诉记者“一切皆有可能”,这也就意味着通胀可能会更为严重。
食品价格上涨6.1%
“吃的东西越来越贵。”这是走在菜市场经常可以听到消费者说起的一句话。昨日,记者到长春市近埠街农贸市场调查,5月份豆角价格为6.5元/斤,在菜市场经营多年的摊主告诉记者,虽然蔬菜价格与4月份相比稍有回落,但与往年同期相比仍相对较高。
粮油摊主也告诉记者,5月份杂粮价格上涨幅度非常大,以红小豆为例,从每斤3元上涨到8元,其他品种的杂粮也都不同程度的上涨。仇彦英认为拉动5月CPI同比上涨的原因,翘尾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就是蔬菜、粮食等商品价格的上涨。
据了解,5月份CPI同比上涨3.1%。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分类别看,5月份,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1%,居住价格同比上涨5.0%,其余商品除衣着类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以外同比均上涨。
通胀越发严重
物价上涨已经令消费者头疼不已,毕竟蔬菜、粮食价格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存款同样是百姓关注的事情。4月CPI同比涨幅2.8%,与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相比,我们已经负利率55个基点。5月份CPI同比上涨3.1%,那么我们已经负利率了85个基点,看上去蔬菜价格比4月份下降了,但存在银行里的钱却是连连缩水。
“如果以1万元存款为例,4月份‘赔’55元,5月份又多赔30元。”存款原本不多的居民抱怨着,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存款恐怕是最为“保险”的做法,却没有想到钱会缩水。
不过,储户还是认为,跑赢CPI对于百姓来讲似乎也不现实,因为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来保障资金升值。
未必是年内最高涨幅
5月CPI同比涨幅冲破了3%的警戒线,消费者最担忧的是这是否意味着通胀的加剧?
对此,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分析,这个位置是否是年内CPI同比增幅的最高点还很难说,“不过,即使不是最高点也离最高点比较接近了。”他判断CPI增幅最高点可能出现在6、7月份,接下来由于食品价格、成品油价格逐渐回落,对CPI的平稳运行有利。
而仇彦英不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他也同样认为5月CPI增幅或许不会是全年CPI增幅的最高点,但最高点究竟是多少,还是要看经济的运行情况,而且从绝对意义上来讲确实已经超过了政府制定的目标。“从中期来看,左右物价上涨的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一切皆有可能,3%、4%、5%都是有可能的。”
仇彦英分析,输入型价格上涨因素对国内物价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从5月出口数据来看国外需求增加,那么物价上涨是想阻拦也阻拦不了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国内食品价格,实际上食品并不存在供给短缺问题,只是炒作是否可以得到控制。
近期加息政策或难出台
冲破红色警戒线是否对政策有所改变,仇彦英认为这与国家最终确定哪一个为“目标”有关,是以打通胀为核心还是以保增长为核心。他认为目前看来国家还是以保增长为主要工作,“通胀就像一列火车,跑起来,跑快了自然会发热,这没有任何奇怪。”如果想停下来休整,那么选择加息,但近期应该不会出这样的政策。
桂浩明也认为5月份CPI涨幅暂时不会影响到政策,并且对市场也没有带来影响,“在这之前市场已经将数据消化掉,所以数据公布并没有对市场带来多大波动。”
此时最重要的是政策稳定,易宪容认为虽然数据与人们之前的预期几乎没有出入,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仍有不确定因素存在,所以政策稳定非常有必要。既然5月份数据没有出乎预料之外,那么政策没有必要大变动,所以加息政策可能被延缓。
5月长春市
CPI同比上涨2.5%
东亚讯(记者吴丽娟实习记者韩啸)长春市5月CPI涨幅收窄,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长春调查队获悉,5月长春市CPI同比上涨2.5%,比4月CPI同比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月环比下降0.1%。
据悉,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同比的涨跌构成呈现出五升二降一平的特点。其中,食品类上升6.6%、烟酒及用品类上升0.7%、衣着类上升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4%;居住类价格持平。三大涨价因素减弱影响长春市5月CPI涨幅收窄:一是翘尾影响减弱;二是新涨价因素减弱;三是季节性影响因素减弱,主要是鲜菜价格的回落。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认为,5月份长春市CPI涨幅虽然处在可承受范围,但不能放松宏观调控的力度。以蔬菜、猪肉为主的食品类价格比4月份有所下降,这使得CPI涨幅比4月CPI同比回落了0.7个百分点。随着本地蔬菜的大量上市,预计在6、7月份,CPI指数将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如果下一步的调控工作能够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这个环节加强监督,伴随着当前生产成本在总体上下降的趋势,接下来的CPI指数会更为合理。
同时,他还表示,提高居民收入是缓解通胀压力的一个办法,但是同时这又会提高生产成本,削弱了吸引投资者的优势。如果保持适度通胀,维持居民收入的稳定,会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