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结束下滑态势 显示经济企稳回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14/2012 18:34:2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雷敏)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39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月回升3.2个百分点。专家分析指出,政府主导的大型投资项目的陆续上马,带动工业和高耗能行业用电量需求的增长,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巩固企稳回升的态势。

  众所周知,电力需求变化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资料显示,第二产业用电量是带动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大动力,其贡献率可达73%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用电,因此,用电量的波动跟这些行业的生产形势有很大关系。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9%,比上月回升5个百分点,结束之前连续多月持续下滑态势。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出口形势的好转也增加了制造业的用电需求。

  海关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与出口额的同比增速比9月份分别回升1个和1.7个百分点。

  不过,专家也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要警惕投资率回升的背后可能出现的以稳增长为名走产能扩张老路的苗头。

  今年二季度以来一些地方竞相扩大投资规模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已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为此提出“倍增目标”,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有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难,中国经济只需年均增速达到7%,就能够实现。

  “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不要再走过度依靠投资拉动GDP高速增长的老路,要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用电量增速放缓也将成为一种常态。”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说。

  事实上,前些年过度投资已经使许多行业饱尝产能过剩的苦果,包括电力行业在内。今年1至10月,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084小时,减少296小时。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第三产业用电量呈较快上升趋势。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国第一产业用电量867亿千瓦时,下降0.7%;第二产业用电量30029亿千瓦时,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4731亿千瓦时,增长11.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254亿千瓦时,增长10.9%。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按用途划分的理想的用电量比例一般为交通、建筑、制造业各占三分之一。

  “在中国现阶段,生产用电仍会占主要比例,但居民生活用电和以楼宇、交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用电量会逐步上升。”周大地说。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此前分析,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趋稳回升,用电需求增速将小幅回升,预计第四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至6%,全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4.9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