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 逾六成公司净利润增长
本报制图何将
截至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报已收官。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前三季度,2493家公司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为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合计净利润为1.50万亿元,同比下降2.07%。与整体情况相比,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14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8.43万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合计净利润0.93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九成以上的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六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
上市公司数增长迅猛
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区域内上市公司自然受到市场更多关注。
近年来,北京上市公司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2009年创业板开板以来,上市公司数量增长明显。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辖区共有上市公司216家,比2011年底的193家增加23家,其中A股公司190家、A+H公司25家、A+B公司1家,上市公司数占全国A股上市公司的8.7%。从行业分布来看,辖区上市公司分布在证监会13个门类行业,产业齐全,其中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为主,合计114家占比达到了辖区上市公司数量的52.8%。
从公司的权属和板块分布来看,北京辖区上市公司具有央属公司多、主板占比重、民营公司增速快等较为鲜明的特点。216家上市公司中,央属公司83家,市属公司31家,民营公司99家,其他类别的公司3家(外地国资委)。从板块分布来看,主板上市公司125家(上交所97家,深交所2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38家;创业板公司53家,而这其中主要以在中关村注册的公司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关村板块”。
此外,文化板块的繁荣也成为北京本土企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北京地区已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50家。A股上市的有47家,境外上市的有3家;按行业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38家,广播、电视、电影业7家,旅游、休闲娱乐业3家,新闻出版业2家。从三季报情况来看,北京旅游成为文化板块最大赢家,实现净利润1319.96万元,同比增长329.01%。
当升科技成利润涨幅王
受益于北京地区得天独厚的区域、政策优势,北京本土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表现可圈可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北京214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8.43万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合计净利润0.93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九成以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六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
此外,前三季度134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占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总数的62%,增长率超过50%的公司32家,增长率超过100%的公司16家,其中,当升科技以471.5%的涨幅居于榜首,成为北京地区的“涨幅王”。从营业收入情况看,158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舒泰神、吉艾科技、乐视网、蓝色光标和首开股份5家公司均已超过100%的增幅名列前五。
相对于2011年同期,北京本土公司的确有厚积薄发之势,与二季度相比,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中,8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其中,净利润环比增长超过50%的公司共计36家,净利润环比增长超过100%的公司20家,京运通、鼎汉技术、吉艾科技、立思辰和紫光股份5家企业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均超过500%。从营业收入的情况看,北京上市的214家公司超过五成营业收入环比上涨,中房股份、*ST国兴、新华联、银信科技、泛海建设等7家公司营业收入环比增长率均超100%。
亏损企业央企比重大
尽管北京本土上市公司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有一些亏损公司。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亏损上市公司22家。其中亏损额度最高的是中国铝业,净利润同比减少548%;北人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最大,同比下降10029.88%,累计亏损5650.67万元。记者统计发现,这22家亏损公司多为信息设备行业和电子行业,另外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公司亏损情况也较为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大盘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北京本地股中,整体业绩状况受大盘股影响非常大。除了中国铝业净利大降外,五矿发展前三季净利润也下降160.41%,成为影响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其他央企的业绩下滑也拖累了整体业绩水平。
记者注意到,前三季度出现亏损公司主要集中在主板市场。在出现亏损的22家公司中,深交所和上交所各占11家,除联信永益、汉王科技、久其软件、启明星辰、合众思壮5家中小板公司外,其他亏损公司均来自主板市场。
CCTV证券首席策略评论员、总制片人许一力认为,超级蓝筹的亏损跟宏观经济密切相关,这些个股基本上属于周期性行业,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时候,它们的表现弱于平均水平值得理解。只要经济确定探底回升,这些个股的业绩好转程度可能会快于平均水平,二级市场表现也会优于常规个股。
□专家观点
新兴产业发展快潜力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李新表示,从三季报的业绩表现来看,北京地区的上市公司业绩总体可圈可点。这与北京地区上市公司的结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离不开北京地区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总体看,目前北京上市公司已经有超过210家,市值占A股市场40%之多,股本也高达60%,主要是由于大型央企权重高,能源和制造业占大部分比例。这些“中字头企业”行业特点明显,市场份额集中,同时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比较大。
除去大型央企,北京地区传统的制造业比较薄弱,但是新兴产业发展却非常迅速。北京地区非常重视绿色GDP的发展,在提出举办“绿色奥运”之后,又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所以对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产业、云计算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大力扶持。
李新表示,北京的新兴产业上市企业,在创业板居多,且主要来自中关村。目前,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关村企业达60多家,占全国的1/7,形成了“中关村板块”。他表示,北京地区新兴产业公司研发能力较强,政府提供的政策较多,在人才和资金方面优势较大,所以业绩增长比较快,增长潜力巨大。
李新认为,相对于珠三角和江浙地区,北京地区的金融业总体还较为薄弱,政府应该在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大力扶持本地金融业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土地、资金、人才和市场准入上提供完善的一条龙服务。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CCTV证券首席策略评论员、总制片人许一力认为,未来北京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北京不仅是我国首都,而且也是国际性大都市,存在引进和吸引高级人才、高端技术和国外资金的优势。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汽车加工制造产业、生物基因工程与新医药产业的同时,加大了高科技、金融、旅游、物流和咨询等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北京是我国科研实力雄厚、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自主创新地区,从而在技术上和人力资源上,有助于北京地区上市公司自主创新、突破发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然而,在享受北京地区优势的同时,地处北京的公司也处在各类成本压力逐年增大的境地中,唯有不断提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稳健增长态势将持续
西藏同信证券青岛营业部副总经理李正光认为,业绩是股价的基石,股票的价格就是围绕业绩这个价值点来波动的。三季度报表的整体增长与持续低迷的股价表现形成了背离,表明目前市场的调整,更多来自信息面和心理层面的压力,而不是业绩的压力。随着经济见底回升,无论那些中字头企业还是创业板的民营小企业,都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非周期行业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空间更大,相信随着业绩报表的公布,上市公司的股价排序将进一步调整,优质优价将体现在二级市场股价表现里。(本报记者阳荻雯 实习记者葛振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