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IPO摧垮了2007年A股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5/2012 13:00:16   来源:新华网

  “中石油的上市终于对当时的牛市行情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它的高开低走不仅使迷信其投资价值的万千投资者惨遭深度套牢,而且使A股市场从6124点的高峰开始了长达多年、延续至今的漫漫熊市。”

  A股市场的行情一天比一天低迷,令投资者焦灼不安。市场要求暂停IPO的呼声越来越高。7月24日,A股市场终于无可奈何地盘中跌破了被一些股评家称为“钻石底”的上证指数2132点,市场的人气,已经低迷到了极点。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IPO仍然没有停步。日前,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持认为,不能靠停止IPO来“救市”。为了让自己的说法有说服力,姚刚搬出了2007年的A股市场,他认为:“2007年A股融资7723亿元,创下新高,但股指却一路上行。这说明新股发行不是影响股市涨跌的重要因素。”

  确实,2007年,A股市场创下了6124点的高度,这个点位在今天看来已经遥不可及,但在当年,它却曾经是被管理部门视为高度投机的产物,从而在政策面上对其围追堵截,最终还是用加大IPO力度的办法来将其摧垮。

  2007年,A股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按照规定,每一个已上市公司要想获得全流通资格,都必须向二级市场投资者支付对价,因此每一只上市股票都蕴含了丰硕的股改红利。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二级市场从年初开始便一路上行。但是,管理部门对二级市场的上升行情从来都心存疑虑,从正面来说,这种疑虑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股市一旦过热,便容易将大量体外资金吸收到股市,从而造成整个流动性的失衡,但从反面来说,这种疑虑也包含着管理部门对投资者的不信任,总是担心市场的过度投机会引发社会问题。于是,随着股指的上行,管理部门频吹冷风,希望将市场压下去。在难以收效的情况下,管理部门推出大幅度提高印花税的政策,使市场顿时出现严重的下泻,绝大多数股票出现了连续5个跌停板,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当时的A股市场虽然经历了这一重大变故,但由于股改行情并没消失,因此市场仍然选择了向上攀登。面对这股难以驾驭的牛市行情,管理层加大了IPO的力度,在当年11月推出具有“航空母舰”之称的中石油股票,并在股市一路高歌时将其推上二级市场。中石油的上市终于对当时的牛市行情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它的高开低走不仅使迷信其投资价值的万千投资者惨遭深度套牢,而且使A股市场从6124点的高峰开始了长达多年、延续至今的漫漫熊市。全球资本市场进入熊市是从2008年底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开始的,但A股市场的投资者却比国际市场提早整整一年进入了熊市。

  由此可见,2007年虽然出现了令投资者怀念的大牛市,但它的结束正是被没有约束的央企大盘股的IPO摧垮的。必须指出的是,当时的IPO,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打出“市场化”的幌子,它的发行价还受着公司基本面的约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由发行公司和其保荐人信口开河漫天要价,但也对市场行情造成了巨大压力,2007年全年A股融资7723亿元,是以一场牛市盛宴的提早结束为代价的。而现在由于IPO定价失去了约束,圈钱的力度得到空前未有的提高,因此它对交易市场造成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2007年。(周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