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者看似平静的旅游网上预订平台,其实暗流涌动。近日,随着 “去携之争”的官司陷入新一轮纠缠中,人们对在线旅游的企业诚信再次引发关注。其实,无论是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还是供应商与酒店等下游服务商的纠纷,无论是口水战还是价格战,都缘于对市场份额的利益之争。
去哪儿起诉携程
到底谁藏“猫腻儿”
一个是已向实体旅游转型的龙头老大,一个是利用垂直搜索抢占市场的后起之秀,携程和去哪儿网早已成为业内公认的宿敌。继去年开始的“去携之争”后,日前,二者之间的“战争”再次升级至诉讼阶段。
据悉,2011年1月,去哪儿网推出旅游垂直领域团购频道的在线旅游网站。去哪儿方面表示,2011年3月,携程公关部陆续向全国各大媒体发出《酒店团购藏猫腻 团购客人成“二等公民”》等一系列文章,污蔑去哪儿网团购产品及服务质量,因此,去哪儿网将携程诉至法庭,指其以“捏造事实、诋毁去哪儿网名誉权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
日前,去哪儿网发声明表示,由于证据不充分,此次法院驳回去哪儿网对携程的诉讼,但携程对于去哪儿网的团购业务的诋毁确实存在,“酒店团购藏猫腻”一文系携程发给媒体的公关稿件。去哪儿网将重新收集证据,对此案件进行上诉。
低价促销
行业真能重新“洗牌”?
其实,在线旅游业的各服务商之间的纷争一直不断,对于在线旅游大蛋糕的争夺战始终伴随着硝烟。据媒体报道,上周携程又高调宣布投入5亿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开展低价促销,从7月起持续一年时间,涉及酒店、机票和旅游门票等,并宣称此次促销“拉开了国内在线旅游业以价格战为前奏的洗牌大幕”,促销范围从一二星酒店到高星级酒店,返利额度从30元到200元不等。
尚未从与去哪儿网的“官司之争”中脱身的携程,又吹响了“价格战”的号角,似乎有借此打击竞争对手之嫌。记者在微博上看到,消费者从携程的促销中看到了低价带来的实惠,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部分网友评论,“老牌的旅游服务商了,关键是改进和提升服务。”“携程需要的不是低价吧……还不进行产业调整,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服务品质,恐怕大佬地位钱花完了也就完了吧!”业内人士也对在线旅游混乱的现状表示出担忧,过度的价格战会扰乱市场,大型在线旅游供应商应该发挥引导市场的作用,让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而乐此不疲地成为整个行业纷争的“漩涡”则不是发展之道。
在线旅游纷争回顾
1、今年6月份,携程、艺龙、芒果网、酷讯网、途牛网等五大在线旅游企业陆续推出“返利促销”等优惠,艺龙的参战口号更是直指携程。而据消息人士透露,淘宝网也已“整装待发”,准备7月中旬启动大规模的在线旅游促销;芒果网方面则曾对媒体表示,将追加促销资金至几亿元,死磕到底。
2、2011年12月,携程突然推行返现应对艺龙挑起的价格战。此前,数据显示,艺龙团购酒店突破10万间/夜,位居国内第一,这一数字是携程同期酒店团购量的4倍。
3、2010年,有媒体报道携程发传真给众多与其合作的海南酒店,要求停止提供给其他网站比携程更低的价格,从而爆发“传真门”事件。
4、同一年(2010年),艺龙炮轰携程的酒店低价赔付是戏耍消费者。有媒体报道指出,按携程方面的低价承诺书,如消费者发现任何网站酒店预订价低于携程,可获赔三倍差价。但对消费者设置了入住时间、房型、价格等诸多限制条件的承诺书。
5、2009年1月16日,格林豪泰连锁酒店爆出携程封杀格林豪泰以及汇通天下等事件,携程因不满格林豪泰酒店回馈会员的一系列优惠活动,在没有任何事先书面通知的情况下,将格林豪泰与之合作的全部酒店下线,是为携程封杀格林豪泰的“1·16携格事件”。(记者 李小娟 夏丹丹)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