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2011年业绩报告的相继出炉,各大银行在去年都赚得盆满钵满,四大银行的净利润总额达到6301.67亿元,相当于每天赚17.26亿元,继续引领中国上市公司最赚钱的行业。然而,在当前实体经济增速下滑,各行业利润普遍下降的背景下,银行业却保持利润高增长,使近期围绕“银行暴利”的讨论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息差信贷规模致高利润
银行业是否存在暴利争论声未息,四大银行最近公布的业绩数据无疑成为银行业惊人盈利能力的最好证明。作为“全球最赚钱银行”,工商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2084亿元,较上年增长25.6%,蝉联冠军;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去年净利润为1694.39亿元,增速达25.48%;中国银行排名第三,实现净利润130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1%;相对利润最少的农业银行,增幅却是四行中最大,同比增长28.5%,并且净利润达1219.56亿元。
银行业的高利润从何而来?仔细分析四大银行的年报不难发现,利息差仍是银行业最大收入,占其总利润比例的七八成,是其赖以生存的利润来源。农行对利差业务的依赖程度最高,实现利息净收入3071.99亿元,同比增长26.86%,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81.3%。建行和工行利息收入占比分别达到76.70%和77.08%,即使是利息收入占比最小的中行也达到了69.5%。
“息差和信贷规模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银行业的高盈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分析银行业高利润时表示,虽然我国的净息差水平不是世界最高,但是,由于银行信贷在我国的资金配置中占主导地位,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银行的收入是息差乘以信贷投放的规模,因此造成当前银行业高盈利。
辩称并非暴利引发质疑
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难怪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曾感叹:“银行业利润太高了,我们都不好意思公布。”引发公众对银行存在暴利的普遍质疑自然也不奇怪。然而,在年报业绩发布之后,几大国有银行却异口同声否认银行存在暴利,引发公众质疑。
建行副行长庞秀生表示,银行日赚几个亿,好像就是暴利,其实这反映的是经营规模的大小,与利润薄厚并没有直接关系。而农行行长张云也认为,应该从银行不同周期的利润变化、获得利润的方式、利润成长因素以及银行利润与同业的利润率等方面来看待,通过数据说话,可得出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观点。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暴利这个词在这里更多的带有感情色彩。”郭田勇认为,这是公众对存款负利率、对垄断、对服务的不满,而非一个简单的数量界定。在一个较大的市场经济体内,比较行业的利润高低,不是看资产收益率,也不是看利润增长率,最科学的是比较当期净资产收益率,即资本利得。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2004—2010年,中国银行业资本利得在15%—20%间,远高于老百姓一直诟病的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而2011年资本利得超过20%,只略低于烟草但仍然高于石油。
破除垄断开放市场竞争
事实上,去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调控政策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许多企业出现亏损,通胀加剧,居民购买力不断下降。但银行却利用紧缩之机直接提高或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收取各种费用,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受到广泛质疑。
“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反差巨大,争议自然会出现。”郭田勇表示,在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体内,行业利润率最终会向社会平均利润率靠拢。而一个行业的利润率较长时间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存在资本流动的障碍,或是技术壁垒,或是行政壁垒。我国银行业存在较高的行政壁垒,体现为管理层面的机构审批、准入门槛,由此带来的“暴利”存在明显不公,导致寻租、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其二,价格管制,且管制定价偏高。目前我国银行还没有获得直接的定价权,但央行管制利率为银行保留了足够的保护利差。
“虽然中国金融业改革成效显著,但仍需深化,要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并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金融领域重点改革。”郭田勇建议,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未来银行业准入门槛有必要进一步降低,包括温州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也将在此方面做出一些探索。在前期试点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未来更大幅度地引入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中小银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银行业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一边是:鲜亮的成绩单和不好意思公布的高薪酬】
四大国有银行去年成绩单亮相 日赚13.68亿
[编者按] 四大国有银行2010年成绩单全部亮相。在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逐步稳定、利差回升的背景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四大银行去年总计盈利4993.25亿元,平均每天赚得13.68亿元。去年,四大行均保持了20%以上的净利润增幅,农行增幅高达46%。净利润方面,工行继续保持领头羊位置,去年净利润达1651.56亿元。
2010年,四大行均保持了20%以上的净利润增幅,其中,农行增幅高达46%。以净利润规模而言,工行则继续保持领头羊位置,去年净利润达1660亿元。
根据四大行的年报,四大行总资产规模累计约45.07万亿元。根据银监会前日披露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5.3万亿元。这意味着,四大行占据了中国银行业47.29%的资产规模。
从盈利能力看,四大行2010年总计盈利4993.25亿元,而整个银行业在2010年实现税后利润8991亿元,四大行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5.5%。
■中国银行:净利润1097亿元
中国银行举行了2010年度业绩发布会,期内净利润首次超千亿,达到1097亿元,同比增长28.52%。年报显示,去年中行利润较快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净利息和非利息收入的大幅增加。
中行表示,2010年业绩为其“上市以来的最好水平”。
中行年末资本充足率达到12.58%,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0.09%,分别比上年末上升1.44和1.02个百分点。据了解,目前银监会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分别为11.5%、8.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为10.5%、8.5%。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李礼辉表示,中行在未来有可能被监管层列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资本金上会有进一步的要求。
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中行内地机构房地产公司贷款余额2967亿元,包括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和资产支持贷款三部分,比上年末增加549亿元,增长22.71%。该行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其人民币贷款增速,高出4.99个百分点。李礼辉表示在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一旦房价下跌30%,对中行的财务影响不会很大。中国银行净利首超千亿
■工商银行:净利润1660亿元
工商银行(601398)31日公布2010年度的经营业绩。2010年,工商银行实现税前利润2154亿元,比2009年增长28.8%,税后利润1660亿元,同比增长28.3%。
在市场较为关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方面,截至2010年末,工商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良率仅为0.3%。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2011年全年工行人民币信贷增长将在8200—8800亿元,增速将在13.2%—14.2%之间。
2010年,工行每股盈利及每股净资产分别达到0.48元和2.35元,较2009年末增加0.1元和0.33元。平均资产回报率及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则分别达到1.32%和22.79%,同比提高了0.12个百分点和2.64个百分点。工商银行2010年净赚1660亿元
■建设银行:净利润1350.31亿元
建设银行2010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年报显示,该行净利润1350.31亿元,较上年增长26.39%。每股收益0.56元,拟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2122元(含税)。该行还预计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幅为13%。
该行2010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净利息收益率稳步回升,生息资产规模适度增长,推动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增加396.15亿元,增幅18.70%;二是积极开展服务与产品创新,2010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大幅增长至661.32亿元,增幅37.6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营业收入比率较上年提高2.45个百分点至20.44%;三是随着外币债券市场价格平稳回升,债券投资减值净回拨2.18亿元,相应减值支出较上年减少13.25亿元。
2010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515.00亿元,较上年增加396.15亿元,增幅为18.70%。其中,各项资产负债平均余额变动带动利息净收入增加383.31亿元,平均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变动带动利息净收入增加12.84亿元。
■农业银行:净利润949.07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昨日晚间发布年报显示,2010年农行实现净利润949.07亿元,同比增长46%,成为目前已公布的三家国有大行中净利增幅最高的一家。但资产规模首次被中国银行超越,四大行座次重排。
农行年报显示,该行2010年实现净利润949.07亿元,净利润规模小于此前披露年报的建行和中行,但其46%的净利润增速高于中行和建行。此前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中行2010年实现净利1044.18亿元,同比增长29.2%,而建行2010年实现净利润1348.44亿元,同比增长26.31%。
按照这一净利润规模,相当于农行一年365天每天净赚2.6亿元。农行称,净利润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的快速增长。
央视揭秘银行高利润:民生银行半年人均薪酬19万?
央视经济半小时解读2011年银行业财报——
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公布,民生银行行长一席话让商业银行陷入暴利旋窝,尽管诸多银行都遮遮掩掩,但银监会的权威数据把一个真正日进斗金的暴利行当表露无遗。究竟是什么业务造就了如此高的银行利润
据公开数据显示, 2011年上半年职工收入排名第一的为民生银行,人均发放薪酬高达19.07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半年收入达到17.89万元; 在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北京银行没有超过10万元外,其余10家银行上半年人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2月17日银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让人眼红心跳的数据。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这个数字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多方争议。
银行年利润破万亿 公众讨论再度升级
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 银监会发布一组数据引发了这一周人们对于中国银行业利润的高度关注, 数据显示, 截至2011 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 年增加2775 亿元,同比增长36.3%。
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净利润达10412亿
如此巨大的差异,让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关于一段银行业利润的坦言,他说“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这段话被网友竞相转发,其中不乏讥讽和质疑的评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更是公开表示: 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 ”
“银行和实体经济利厚利薄的差距,到底到了多大的程度?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记者分别从信达证券和东兴证券的行业分析手里取得了最新的详细分析数据。信达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饶明提供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11年第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净利润率达到42.36%,其中北京银行最高达到51,79%,华夏银行净利润率最低,也达到了26.6%。而东兴证券分析师谭淞提供的这个柱状图可以清晰地看到,2007年到2010年,各行业利润总额累加比较,四大银行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图1 2007-2010各行业利润总额(4年加总)
截止到2011年第三季度 ,四大银行的利润总额跟其他行业相比,表现更为强劲。
图2 2010和2011Q3各行业利润总额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分析师谭淞向记者提供的分析报告中,综合2007年到2010年四年间各行业的利润总额可以看出,四大行在这四年间的利润总额已经接近两万亿,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油企的利润总额不足四大行的一半,为9927.77亿元。烟草制品业四年的利润总额为2705.75亿元,还不到四大行的四分之一。就是从中石油、中石化来看的话,它利润在2007年到2010利润总额只有四大行这样一半左右的水平,那么烟草行业大概只有四大行只有15%的这样一个水平。
而在高额利润下,银行业的丰厚薪酬和年终奖同样令其他行业“望尘莫及” ,据公开数据显示, 2011年上半年职工收入排名第一的为民生银行,人均发放薪酬高达19.07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半年收入达到17.89万元; 在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北京银行没有超过10万元外,其余10家银行上半年人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在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遭遇困难的情况下,这样的差距自然引发人们普遍质疑。
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公布,民生银行行长一席话让商业银行陷入暴利旋窝,尽管诸多银行都遮遮掩掩,但银监会的权威数据把一个真正日进斗金的暴利行当表露无遗。究竟是什么业务造就了如此高的银行利润,我们也特别专访了两位业内人士,他们是中国农业银行的高级经济分析师何志成和中银国际的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详细
【一边是:高额手续费和遮遮掩掩的解释】
央视曝光银行乱收费:同行异地取款1万收费100元
每周质量报告:透视银行不合理收费
在银行的各项收费项目中,同行异地取款手续费是消费者关注度比较集中、意见比较大的银行收费项目之一。
湖北武汉的邓先生过年期间到仙桃探亲,需要用自己的银行卡取一万元钱,由于以前听说过异地跨行取款会收很高的手续费,邓先生还特意选择了同一家银行取了这笔钱。“取了一万块钱,扣了一百块钱”。
王先生由于工作需要到花旗银行的一家服务网点,要求打印从2007年11月到2011年9月的对账单。花旗银行的工作人员按照王先生的要求,为其打印了47个月总共96页的对账单,然而工作人员称这项服务是需要收费的,而收取费用的数额让王先生大吃一惊。96张花了4200块钱,应该是40多块钱,44块钱一张A4纸。
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生活,欢迎收看《每周质量报告》。银行收费问题是近年来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收费项目达到3000多种,在7年左右的时间里增加了10倍之多。在这些吸引人们眼球的数字背后,是公众对不少银行不合理收费现象的不满。就在今年的2月10日,银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希望通过这个管理办法约束银行的不合理收费行为。那么,这个管理办法的出台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来看今天的记者调查。?? >>>详细
三问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
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月10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业内专家、法律界人士、消费者代表,听取意见,提出问题、建议,力求为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问:“报备制”而非“审批制” 能否遏制银行收费冲动?
近年来,商业银行服务收费项目从数百种激增至数千种,收费标准也不断提高,尽管监管部门多次下文予以规范,银行收费冲动依然“势不可挡”。包括消费者、法律界人士、学者及一些政府机构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此诟病重重。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提出,根据商业银行服务的性质、特点和市场竞争状况,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
根据征求意见稿:“除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以外,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商业银行在提前30天或15天向相关部门报告后,可制定和调整市场调节价。征求意见稿同时规定,银行服务价格应严格实行“明码标价”。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商业银行在除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项目外的服务项目的定价权,并给出了银行设立新收费项目、调整收费标准的明确“路径”。
但在一些法律界人士看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政府定价、指导价范围太窄,政府对于银行收费的干预、监管力度还太小;而在市场调节价方面,给予银行自由调节空间过大。
长期关注银行收费问题的律师董正伟指出,征求意见稿实际上是对银行服务收费实行“报备制”,相较此前一些法律人士期待的“审批制”“报备制”的监管力度小得“不是一点半点”。
董正伟指出,目前的征求意见稿并不能解决社会公众长期质疑的银行收费乱象;所谓“报告”“明码标价”反而从法律上为银行收费打开绿灯,为收费合法化提供依据。
“如果在充分竞争情况下,报备制没有问题;但目前中国银行业尚不能称为完全市场化竞争,银行业仍是相对垄断行业。”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建议,考虑到中国现有金融市场特有状况,应当对市场调节价范围进行必要限制,制定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应更多向金融消费者倾斜,而不是向银行倾斜。
具体来看,刘俊海建议适度扩大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适用范围,同时,适度缩小市场调节价的适用范围。
二问:银行服务价格制定 如何增强消费者话语权?
三部委在此次征求意见稿通知中说,起草这一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的是为规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记者研读这一办法时注意到,在39条法规中,有15条提及金融消费者。这些条款规定以较大篇幅明确了银行对消费者须“明码标价”,消费者有权在银行调整服务价格时中止服务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征求意见稿仅在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制定上提及要征求消费者意见;而对于银行可自行制定的市场调节价,未提及与金融消费者商量或征求消费者意见。
现实中,金融消费者对银行服务价格,尤其是市场调节价的制定,往往一头雾水。唐女士通过一家商业银行向海外汇款200多美元,却被收取200元人民币汇款费用,唐女士质疑,汇款到底要多大成本,如此高的收费银行是如何制定的?
北京的金先生在为女儿办理出国留学存款证明时发现,办理一张存款证明,有的银行收费20元,有的则高达50元,而且,“如果一次性办理20份,也要按同样的价格收20份的钱,这到底是如何定价的,银行到底付出多少成本?”
在一些法律界人士看来,商业银行是银行服务的提供者,金融消费者是银行服务的接受者,银行、消费者是契约双方,契约遵循公平、正义原则,相关事宜双方应当友好协商。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指出,一些银行在一些服务收费上“漫天要价”和混乱现状,与一直以来消费者在银行服务价格制定上缺乏话语权不无关系。
“不管是政府定价、指导价,还是市场调节价,都应征求消费者意见。”刘俊海说,即便是受实际情况所限,银行无法做到与每个消费者单独协商,也应该召开听证会征求消费者或者消费者组织意见。
刘俊海并表示,目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对于市场调节价的约束不足,应该在市场调节价的调整或者提高中,设立制度加大金融消费者的话语权和谈判权。
一些法律界人士谈到这个问题时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大银监会、人民银行、发改委对于市场调节价的核准权;至于如何行使,有律师建议说,联合核准最好,“任何一家监管部门不同意,涨价就不允许成行”。
三问:如何用好公众意见做好“开门立法”?
尽管各界人士对于新办法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且不乏犀利观点,但接受采访的人士无一例外不对三部委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开门立法”的态度给予肯定和支持。
“三部委将规范草案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值得肯定,这是巨大的进步。”刘俊海说。多位消费者也表示,即便无法提出系统性的意见,他们也将全程关注办法的制定和完善过程。
一些法律界人士更关注的是,如何做好此次“开门立法”?
有业界专家指出,首先应搞清楚制定和完善办法应该遵循何种原则。我国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契约自由、公平。此前大量存在的银行乱收费现象表明,一些银行存在滥用市场地位、剥夺消费者契约自由的现象,破坏市场化原则。
因此,出台办法要做到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考虑到多数人、广大金融消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市场经济,而不是从部分机构利益出发,片面移植所谓海外经验,“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应避免曲解市场化原则。
刘俊海建议说,对于此次公开征求到的意见,要做好归类、编辑工作,并适度适时向社会公开;在办法完善过程中,采纳了哪些意见,没有采纳哪些意见,原因是什么,建议届时也向社会公众公开。
“不要畏惧争议,也不要回避争议。”刘俊海表示,有争议是好事;如果此次法规制定做得好,将有助于强化广大金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新华社记者华晔迪、罗宇凡、王凯蕾、王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