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巴航工业)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
腾讯财经讯 9月16日消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巴航工业)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在2011夏季达沃斯期间做客腾讯财经演播室时透露,公司引入莱格赛600和莱格赛650喷气公务机在华生(微博)产一事并未完全确定,若不具备价格竞争力,并不排除以后仍在巴西生产再出口到中国。
独家对话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
今年4月12日,巴航工业公司与中航工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利用其合资公司哈尔滨安博威的既有基础设施、财务及人力资源进行莱格赛600和莱格赛650喷气公务机的总装生产。
尽管关东元称这一引入并未最终确定,不过他同时透露,这两款公务机已经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意向订单。
然而,中国的高达22.85%的税率仍是公务机市场发展的重要障碍。关东元称,中国目前对进口公务机征收17%增值税和超过5%的关税,但很多国家对进口公务机这两项税收都是免征的。
引入莱格赛600和莱格赛650在华生产能够免去引入整机的税收,但由于零部件进口仍须征收较高税收,关东元称,“如果在中国生产,价格没有竞争性的话,我们肯定还是由本国原产,也就是在巴西生产。”
从引入E190系列支线飞机的失败,到转而引入公务机在华生产,是否意味着巴航工业将在华战略从支线飞机市场转向公务机市场?关东元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表示,巴航工业对这两个市场都非常看好,预期未来20年中国市场将需要975架支线飞机,公务机方面,未来的10年会有470架喷气式公务机的需求。
除了税收过高之外,关东元认为阻碍中国公务机市场发展的因素还包括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硬件设施的短缺。其中,在硬件上,机场数量与国土面积之比,中国仍远落后美国,而能够为公务机提供FBO(Fixed Base Operator的英文缩写,中文意为固定基地运营者。它由三部分组成,公务机专用候机楼、机库和停机坪)的机场数量更少,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具备。
谈到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关东元称,假以时日,看好C919与空客波音形成A(空客Air Bus)、B(波音Boeing)、C(中国China)三足鼎立的前景。他同时表示,目前巴航工业会专注于120座以下的飞机,但不排出未来进军大飞机市场的可能性。(文/刘中盛)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东风标志508特约腾讯财经达沃斯报道。现在来到我们演播厅的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先生。关总您好!
关东元:你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关总,中国正向世界开放低空领域,非常利好公务机市场。我知道咱们巴西航空也在公务机市场非常有竞争力的。这一块在中国有哪些动作和计划?
关东元:坦诚地说,低空开放对我们的产品并没有实质影响,因为我们的产品全都是喷气式飞机,它的飞行高度与大飞机完全一样的,是在1万米以上的。所以说,低空开放的概念是对于通用航空或者直升机可能有影响,但是间接影响可能是推动整个航空运营的整体的发展。尤其是通用航空,是整个航空业发展的基石。这一点可以说是间接式的推动作用。确确实实在过去的十年中,巴航工业的公务机发展是异军突起,在去年,我们占到真个全球交付市场量的19%,也就是平均每5架飞机交付给全后市场的,就有1架飞机来自巴航工业的生产。
主持人:我知道巴航工业的传统业务是支线飞机。在中国有一个工厂,巴航工业以前就是生产ERJ145的喷气式支线客机,今年引入了莱格赛600和650,这两个喷气的公务机机型,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巴航工业在中国的战略方向逐渐从支线飞机转到公务机?
关东元:不是这样。事实上,巴航工业无论在支线飞机领域,还是在公务机领域,对中国市场都有很强的信心。针对中国市场,我们有一个预测,对支线飞机来讲,从30座到120座席,或者说120座席以下的飞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预测是未来20年中国市场将需要975架飞机。对于公务机市场我们也做了一个预测,在未来的十年,中国将需要470架喷气式公务机。无论从公务机市场也好,还是支线飞机市场也好,可以看到潜力都是非常大的,也是巴航工业的一个优势所在。
说到我们在哈尔滨的这家企业,确确实实我们曾经想引入的E190飞机,也就是98座的一款支线飞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所以我们考虑把我们的莱格赛600和650,尤其是莱格赛650是最新一款我们获得商业运营许可证的现代的高科技的13座的大型公务机,专门拿到中国进行生产。但是这个研究工作还在进行当中。因为,一切都要以最终的市场的需求,或者客户的满意为宗旨。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考虑到从商业运营方面是不是能够赚钱,是不是它的成本在中国生产,是不是有竞争力,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我们目前还在一个研究过程之中,并没有说完全决定下来。
主持人:有没有一些意向订单?
关东元:对于我们来讲,订单肯定是有好多的。但是如果在中国生产,生产以后价格没有竞争性的话,我们肯定还是由本国原产,也就是在巴西生产。
主持人:您觉得在中国发展公务机市场,遇到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不是说引入关税太高了?
关东元:现在市场肯定还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整体的趋势是非常向好的。如果说目前的一些障碍,我可以归类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专业人员的短缺,包括飞行员,包括机务人员,包括相应的管理人员,包括从事公务机领域的其他相配套的人员。第二个短缺就是基础设施的短缺。截止去年年底,在中国共有民用机场175座,当然,在未来的十年中国可能还要再建设60多座新的机场。截止到2020年大概中国机场数要突破260座。可是,尽管是有这么多的机场,针对中国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来说,机场数量还是非常少的。如果我们要看美国的各种各样的机场已经超过了1万个了。包括在巴西,同样的发展中国家,各种各样的机场也有几百个了。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基础设施是指FBO,这个就是专业用于服务公务机的机坪、机库,还有贵宾室,它们是在一起的,具有FBO设施的目前国内的机场,也就是北京、上海、深圳才具备。所以说,这也是一个短缺。第三,就是相关的政策,税收的问题。你刚才提到的关税问题,确确实实,目前针对公务机的进口税是5%,增值税17%,叠加以后税就是22.85%,这个税还是很高的。
主持人:跟国外比呢?
关东元:多国外这个税是没有的。
主持人:两个都没有?
关东元:对。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咱们想申请在中国生产E190系列,但是最后失败了。失败以后,对巴航工业在中国的战略有什么影响?
关东元:没有任何的影响。因为一切都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有一点,满足市场需要,满足客户的需要。我刚才也说到我们预测的数据,市场对支线飞机是有大量需求的。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向中国市场共交付了94架飞机,今年年底会达到100架飞机。94架飞机中大多少都是支线飞机,也就是120座席以下的飞机。在这120座席以下飞机方面,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0%。尽管我们目前已经有比较大的占有率,可是如果我们纵观机队构成来讲,支线飞机所占全中国机队的数量比例也只有7—8%的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
主持人:但是中国民航局这边对地方政府开办航空公司,因为去年有一起空难,就停止了一些新的审批。这样会不会影响到支线飞机的发展?
关东元:支线飞机的发展和支线航空的发展,是一个大势所趋,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的一个需要。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说因为有些事情发生了,我们就不做了。还有一点,从今年的几个大的战略,比如说发展新疆,发展西部,振兴中部,等等,这些理念,或者这些政策的导向,都会进一步促进支线航空的发展。恰恰在这些地区目前的交通条件是不完善的,在这些偏远地区很难建设高速铁路,可能有些地区也很难建设高速公路,最便捷的方式的投资最少,见效最快,能够立竿见影的就是航空运输服务。而在这些地区,由于人口密度稀疏,每班的旅客人数并不是很多,很难用大飞机运营旅客,如果用大飞机就会造成,第一过度地消耗燃油,过度地浪费资源,过多地造成污染排放,最重要的,航空公司也不会获得经济效益。
主持人:咱们有没有预测过,就是民航局这样一个很谨慎的政策还要延续多久?
关东元:这确实不是我能够评判的,我相信民航总局有些严格的政策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的,也就是一定保证能够安全地运营有资质,有能力安全运营飞机,你才能运营这个飞机,并不是说想阻碍整个支线航空的发展。没有任何的支线航空的关系。
主持人:这两年在中国比较火的一个话题,是中国国产的大飞机,C919,有一些评论说以后也许能够形成ABC,A是空客,B是波音,C是中国,这样的格局。你觉得这有多大的可能性?巴航工业在大飞机方面有没有一些计划?
关东元:目前巴航工业是专注于我们的强项,我们目前专注专120座席以下的飞机。当然,120座席以上的飞机我们会不会考虑?我们可能也会考虑,但是我们目前的重点是专注于120座席以下的飞机。
主持人:ABC,您能评价一下吗?
关东元:我相信中国的国产飞机肯定会上天,而且肯定有一天最终会取得很大的成功。我相信也会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
主持人:今年上半年巴航工业宣布了一个战略转型,除了咱们的飞机业务之外,还要进军能源领域,还有防务与安全领域。我想知道一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型?在这两个领域现在都有哪些动作?是否会涉及到中国?
关东元:目前在防务领域,事实上巴航工业在防务领域也已经开展业务很多年了。我们目前有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就是KC390大型运输机正在研发,预计2015—2016年可以投入到商业运营。这是款防务产品。
说到新能源方面,我们也在研究,我们也想随着新的趋势,对新能源、环保更的要求,我们想是不是可以结合巴航工业的特点,或者自身的一些能力,尤其在风能发电方面,风能发电的很多技术和理念是跟空气流动学相关的,也就是跟飞机的设计是相关的。我们想能不能把我们的这些经验运用到风能发电方面。当然,这还是在初步的研究过程当中。
主持人:就是说在中国暂时还没有?
关东元:目前还没有任何的动作。
主持人:在做以新能源为燃料的飞机方面呢?
关东元:在这方面我们紧跟市场的演变,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生物燃料的试飞等等。当然,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与发动机的制造厂商共同合作,以他们为主,我们相应地进行配合。这方面的工作我们都在进行当中。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
关东元:谢谢!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