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社保卡将可作银行卡使用 升级成本政府承担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31日   来源:新闻晨报

  

社保卡将可作银行卡使用 升级成本政府承担

人社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联合决定在社会保障卡上加载金融功能。图为一位上海市民在展示社保卡和银行卡。 新华社现场图片

■从2013年推广,届时可存取款、刷卡消费,下一步用于养老保险

■采用公民身份证号码,两者可共享但暂不会合并

国新办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传递明确信息:社保卡今后可作为普通银行卡使用。社保卡将加载哪些金融服务?安全性如何保证?升级成本谁来买单……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两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

综合晨报记者张岂凡、新华社报道

昨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一同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群众关注的有关社会保障卡未来发展的六大焦点问题进行解答。

两部门发布会上宣布,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将在2011年至2012年试点,2013年起全面推广,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保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的目标。老百姓届时拿着自己的社保卡就可以存取款、刷卡消费等。社保卡的下一步功能拓展将用于养老保险方面。

发布会上宣布,社会保障号码将统一采用公民身份证号码,但两者不会融合。此外,一个覆盖全国的互通互联网络平台正在搭建,社保卡将能在全国通用。

功能升级:作人民币借记卡存取转账

胡晓义透露,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170多个地区实际持卡人数已达到1.45亿,预计今年底突破1.9亿,将金融服务集成到社会保障卡上,是出于方便人民群众的考虑。

目前,与金融功能无关的社保卡主要应用于公民身份凭证、信息查询和医疗费用结算等功能。但是,对于参保人员同时面临的保障费用的领取、缴纳、资金划拨等其他业务,仍无法满足,这也对社保业务和金融业务的结合提出现实需求。

李东荣介绍说,在加入金融功能后,包括就业人员、城镇参保居民、农村参保人员等人群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以及面向个人的各类就业扶持政策补贴的领取,非即时结算后报销费用的返还等业务都会被集成到社保卡上加载的银行账户中办理。同时,社保卡还可以作为普通银行卡,进行现金存取、转账、刷卡消费等,使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支持贷记功能。

不过,社保卡上加载金融功能,没有改变现行的银行管理规定,所以用卡办理金融业务时,如果违反了现行的征信规定仍会按照现行的征信规定处理。

据了解,此前发布的《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已经发给了国有商业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等。但关于公众普遍关心的社保卡将与具体哪一家商业银行开展合作的问题,昨日的发布会并未给出答案。

应用拓展:将加入养老保险,正在设计

现阶段,社保卡主要用于医疗保险领域,但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还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

在谈及社保卡下一步将要拓展的应用范围时,胡晓义表示,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总体考虑是“急用为先、逐步扩展”,首先是医疗保险的范围,接下来的功能拓展主要是在群众需求越来越旺盛的养老保险方面。“现在城镇领养老金的是六千万人,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开展并且迅速普及之后又将增加一亿人。”胡晓义补充说,总计一亿六千多万人领养老金,每年就算领12次就发生几十亿次的支付关系,更不用说还有上亿人是在个人缴费环节要发生结算关系,所以这方面的需求很大。

胡晓义称,他们已经就社保卡在养老保险方面的应用做了设计。

与身份证关系:可共享信息但不合二为一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社会保障号码采用公民身份号码。目前,身份证号统一作为社保卡号的相关工作正在推广。

胡晓义否认了社保卡和身份证合二为一的猜测。“一证一卡都是政府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现在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根据2004年施行的《身份证法》,关于居民身份证的登记规定九个项目: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照片、证件有效期、发证机关。“身份证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社会管理,不太可能提供非常广泛的公共服务,登记的信息都是固定的,不可能登记大量的动态信息。”胡晓义补充说,现发行的社会保障卡的芯片容量成倍于居民身份证,记录大量动态信息,包括每一次缴费、每一次领取待遇、每一次就医的资金支付等。此外,像北京市等发卡比较先行的地区,所有中小学生都有社会保障卡,但16岁以下居民并不强制领取身份证。

不过,一卡一证之间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和公安部门在居民固定信息方面进行了大量比对工作,同时身份管理系统也通过这样的比对来印证和修正居民的固定信息。”

安全保证:采取密码算法,严格密钥管理

社保卡在加载金融功能后,具备了支付和交换的功能,其安全性成为群众关注话题。

针对这一问题,李东荣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社保卡造假的可能性是极低的,这个卡要求是采用密码算法,采用芯片技术合作,有很严格的密钥管理体系和审批程序。

针对最近已经发现的一些利用社保卡来违法犯罪的行为,胡晓义表示,社保卡是国家赋予个人社会保障权益的一种载体,请大家保护好自己的权益,特别是加载金融功能后,把卡借给别人就等于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别人,对自己的权益是一个损失,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土壤。

升级成本:主要政府承担,仅收工本费

新技术在使社保卡功能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升级成本。对此,胡晓义表示,社会保障卡作为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主要费用由政府承担。“费用不是指我们见到的这张卡,而是在卡后面的系统建设、维护,以及人工成本的大量支出。”胡晓义解释说,对持卡者原则上只收取工本费,就像居民身份证发证时只是收取工本费相同。

胡晓义表示,发卡成本和收费价格由各省财政部门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定标准,大致的工本费在20至25元,许多地区会有相关减免政策。“有的是利用各种资源来分摊成本,减少甚至免去第一次发卡的费用。”

全国通用:平台正搭建,执行统一标准

胡晓义表示,社保卡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全国通用的。“现在只有170多个地市批准发卡,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具备了达到全国统一标准的条件。”胡晓义强调,要严格执行统一标准,发放的社保卡必须全国通用。“当然这张卡的标准统一还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建设支持这个卡使用的后台网络系统。”胡晓义补充表示,他们正在搭建覆盖全国的互通互联网络平台,并搭建了跨地区的交换接口。

胡晓义还称,要真正实现全国异地转移接续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撑,还有政策方面的逐步统一,各项社会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和标准化建设正在全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