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处于胶着状态的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再次走入低谷,双方因为价格分歧巨大,结束了第7次会晤。
虽然谈判失败,但是记者获悉,目前负责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的中石油,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与辽宁、吉林、黑龙江政府和企业进行接触,计划预先铺设未来能够承接俄罗斯天然气的管道,并在中俄最终达成天然气管道铺设意向之时,与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相连。
然而,鉴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风险,目前该管道资金投资方除了中石油外,无人前来应征。
对接管线提前布局
“我们确实有规划,建设一条从秦皇岛至哈尔滨的天然气管道。”中石油新闻部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证实。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中石油便开始谋划一条起点为秦皇岛,途径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近千公里的天然气管线。
但是,该天然气管线途经的区域与以往管线有所不同,“按照常规,天然气管线的途经区域都应该是缺少天然气的地区,然而这条管线的周边有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多个天然气产区。”行业专家分析称,“这条管线可能有更重要的意义。”
记者在向中石油求证中证实,这条管道,有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的设想。
据了解,之所以选择在东北进行区段建设,一方面是因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必定会从东北地区引入,但是,由于日本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因此东线的设计和引入中国的地点一直处于谈判之中而没有确定,只能初步预计在东北地区。
此外,中石油正在建设中的大型LNG接收站(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是指储存液化天然气然后往外输送天然气的装置)设在大连,一旦该接收站建好后,同样需要管网进行运输。管线与LNG接收站连接,可以缓解大连LNG的液化气销售压力。
但事件的发展,为这条管线蒙上了阴影。
早在2006年,中俄第一次签署《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确认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分别为东线和西线,当时计划是2011年建成通气,但中俄双方多次进行谈判,未就价格问题达成共识,因此,管线建设一度搁置。
在近期举行的一次谈判结束后,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天然气协会主席瓦列里·亚泽夫在一次会议上对中方各界表态,目前,每千立方米天然气价格,中俄双方的期待值差距超过了100美元。
外界认为,巨大的价格差异将为中俄石油管线的修建蒙上阴影。
但是,中石油已经等不及了,“现在是先进行这条管线单段建设,未来有可能还会拓展。”中石油人士就这条规划中的天然气管道介绍道。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