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找到全部的解决方案,资本市场也有些不“给力”,但堪称国内保险业首例金融工程的变额年金还是起航了。
6月20日,金盛人寿推出的国内首款7年期趸缴型变额年金产品成为市场焦点。不过,伴随而来的,还有业界对产品“保本设计”风险控制的疑惑。
6月24日,一位保监会人士透露,“已批了一家,还有一家很快获批,另有几家也将报批,不久将会有4至5家保险公司推出变额年金产品。”
这距保监会下发变额年金试点通知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此速度,可以看出监管层良苦用心。不过,与国外只有大型保险公司才有实力与能力从事变额年金业务的现象相反,国内的大型保险公司却持谨慎观望态度,这到底是为何?
“本土化”难题待解
资本金要求、期缴方式缺位等是监管层尚未找到答案的两大难点。这也是舶来品——变额年金移植中国后的本土化难题。
变额年金是“投资连结保险+最低保证+年金化支付”的综合体,因保单价值与年金给付额度随投资表现出现变动而得其名,在国外是主流产品。
由于变额年金的核心在于提供最低保证收益,如果变额年金的投资账户出现资金“缺口”,保险公司则要为之买单。
对此,一位大型保险公司精算师表示,变额年金对公司的资本金要求极高,在国外该要求甚至超过责任险;而投连险的资本金要求仅为其他产品的1/4,因此对险企自身而言几乎没有风险;不过,险企则要“扛下”变额年金的全部风险。
在这位人士看来,目前变额年金的账户设立还比较单一,无法进行灵活的“变额”操作,几乎成了一款无异于普通年金的产品。如果账户很激进,则对公司的风险较大;不仅于此,管理成本高出其他年金产品。如此,产品对其公司而言,没有吸引力。
不过,保监会的管理办法显示,变额年金保险可以连结到一个或多个投资账户。一位保监会人士说,可能有的公司还没有真正理解、“吃透”变额年金。
此外,目前制度设计下,保费缴纳方式只能做趸缴。一位保监会变额年金项目研究组成员透露,主要是出于方便管理的考量。因为趸缴相对期缴较为简单,而目前国内尚不具备期缴变额年金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在测试资本组合模式方面,期缴模式管理难度大,涉及方方面面,管理成本极高。
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规定,在国内,保险公司只能采取两种方式对冲风险,内部组合配置来对冲与固定乘数平衡模式(CCPI)。据了解,金盛采取内部组合配置对冲风险,其主要是利用安盛的全球对冲服务公司平台进行内部对冲;待批的大都会、信诚人寿、华泰人寿等保险公司均采取CCPI模式,即基金常用的一种保本设计方式。“而从技术上看,靠内部资产组合对冲更难;CCPI相对容易。”一位保监会人士说。
不过,在上述精算师看来,CCPI模式也有些问题,因为国外同行是几只基金在同一账户下的环境进行CCPI操作,而国内如果用一只基金去做的话,加之投资渠道有限,恐怕也难以保本。
此外,本土化难题还包括金融工程人才的缺乏。国内虽然有科班毕业的金融人才,但不具备实践能力,科教书给的只是“真空”环境下的假设模型,实际操作中,每个环节、每个参数都充满变量,极其复杂。
通常在国外,投行有专门的大型团队在做充满数理乐趣的期权定价模型,而从目前看,国内投行还不具备设计变额年金的能力。
其实,从去年保监会酝酿推出变额年金之时,国内几大主要保险公司就过问甚少。一位国有保险公司的高层曾表示,产品太过陌生,暂时没有参与的动力,产品技术含金量极高,投资环境与运作模式等都是问号。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目前看,国内的变额年金是大公司遇冷,小公司特别是合资公司热捧;但如果大公司积极性不高的话,不利于产品的推广,而小公司也不排除找“卖点”寻找突破口的考虑。
在国外,此现象正好相反,只有大型保险公司才有实力与能力从事变额年金业务;小公司很少参与;其对公司的风控管理能力与资本金要求极高。
监管层的想法
不过,保监会人士并不这样认为。“只是部分大公司不愿意介入,不代表全部,很快就有几家大公司上报产品。”一位保监会人士说。“如何设计期缴方式以及产品对资本金的要求,的确还没有想法,初衷是先行推出。”上述保监会人士坦言,“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不推出创新产品的借口。”
上述保监会变额年金研究组成员亦说:“总得做吧,毕竟年金产品是未来的大趋势,先摸着石头过河。”据悉,变额年金的酝酿之所以耗时一年,很大原因是国内没有对冲市场工具,如期权市场。
实际上,保监会深谙产品潜在风险;如以往的国外经验是:在产品设计上不能有过分激进的保证利益;保证利益需要合理、充分定价,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定价不足;需要一套切实且相对透明、可监控的风险对冲机制;不能过于依赖第三方(如银行或再保险公司)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对对冲模型和资本市场的极端情况需要重新审视,包括应充分考虑保单持有人的逆选择行为。
保监会表示,正因为有了以上经验教训,才构成了其起草变额年金《试点通知》和《暂行办法》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变额年金趸缴有悖保险业务结构调整的初衷,且不乏小公司借此卖点“冲规模”的考虑。
就此颇为敏感的期缴问题,上述保监会人士说,尽管对公司利润而言,期缴优于趸缴,但类似于投连险、变额年金等的产品有所不同,公司每年都要收取管理费,回报不错,不能单纯套用传统意义上的缴费方式。
这位保监会人士还认为,要找变额年金的金融人才,从数理基础上看并不难,但难在实际操作经验。“本来我们也可以让国内的投行来设计定价对冲,但还是想自己做,培养业界人才,可以慢慢学习。但凡事物创新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他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