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除权日跌停或因网络举报信 伊利股份辟谣报警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14日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除权“10送10”的伊利股份(600887)遭遇意外跌停,据传,公司股票异动可能和网络上出现的实名举报有关。而伊利股份反应迅速,称该长达万字的实名举报信内容纯属捏造,公司方面已在当地报警,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已正式立案侦查。

昨日,伊利股份早盘出现大幅异动,一度触及涨停价19.9元,但不久即遭遇莫名巨量卖单,至上午10:30左右被封住跌停,成交放出巨量,换手达6.37%。除权日遭遇跌停的事情,A股市场并不多见,不过凑巧的是就在伊利除权日当天,网络上突然开始迅速流传一封署名为伊利原董事长助理张三林的举报信。

举报信最早出现在凯迪社区网站,标题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此后,各大财经网站纷纷转载,已成为昨日最热的财经信息之一。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举报信矛头直指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称其骗取、侵吞国有资产,利用内部消息炒作伊利股票,涉嫌金额巨大。

5年前,伊利集团原董事长郑俊怀等五名前高管因涉嫌挪用公款案,纷纷落马。当时35岁的潘刚执掌伊利,被外界誉为临危上任的少帅,也被投资者寄予厚望。

然而,在网上流传的举报信悉数例举了潘刚执掌伊利后经营内幕,包括编制虚假财务报表、违法进行股权激励,使用各种手段掏空伊利的资产,积聚个人财富,还例举了潘刚及其亲属采取伪造存单手段、虚报注册资本,非法设立公司,并以公司名义非法交易,把国家财产变为其私人财产。

记者看到许多投资者在论坛回帖,认为“很惊讶”、“很失望”。对此,伊利股份表示,该实名举报其实并非“实名”。据伊利股份介绍,在网络出现这封实名举报后,公司方面已经翻阅查找了历年职工信息,但并没有找到举报中提到的“伊利原董事长助理张三林”其人,涉及的举报内容也同公司实际情况不相符。

“逢年报、半年报,或者其他敏感时期,公司接到举报、匿名信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内容都大同小异,相关部门也到公司来核实过。”伊利股份一相关人员认为,近期公司正处于非公开增发的特殊时期。

公开资料显示,伊利股份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为70.6%,远高于同行业中的光明、蒙牛和三元等企业。根据最近公布的预案,伊利股份拟募集资金净额(扣除发行费用后)不超过70亿元,用于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扩建项目、奶源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伊利股份称,公司就这次实名举报事件已经在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如果有个人或团体继续对媒体散布不符合实情的消息,公司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母公司伊利集团昨日午后已发出声明称,网络论坛出现的举报信帖子内容纯属捏造,其目的是蓄意破坏伊利集团的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