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台湾高雄市一家卖场的工作人员将运动饮料下架。台湾日前出现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事件。据岛内媒体报道,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已遭污染。
起云剂是饮料中常用的一种乳化剂,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DEHP是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台湾将之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新华社发
新华网杭州6月2日电(记者 段菁菁)受到塑化剂污染的台湾产品遭围追堵截,2日,记者在淘宝等购物网站发现,大部分被列入“黑名单”的台湾食品及疑似含有塑化剂的问题产品已紧急下架。
1日,记者在中国最大购物网站淘宝网搜索“黑名单”上的问题商品,还能显示搜索结果。一家主打“台湾进口”食品的淘宝零食店内显示,“统一甘蔗汁”最近1个月的成交量为23件,其中还有1件是当日成交。
而2日下午,记者再次输入“台湾宝矿力”、“统一甘蔗汁”等关键词,相关产品已全部下架,即便查询到相关商品信息和图片,也无法进行正常交易。而另一个被台湾媒体曝光有3款果冻产品疑似遭到塑化剂污染的品牌“盛香珍”,结果显示仍有3000余件宝贝在售。
随着台湾塑化剂风波不断扩大,塑化剂不仅被检测在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中存在,在进口化妆品等生活用品中也被发现。为了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不少出售化妆品、文具、玩具的网店商家通过加注关键词等方式紧急向消费者“澄清”。
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相关关键词,一款23色有机指甲油特别标明了“无塑化剂”。此外,无线鼠标、盆栽太阳灯、耐高温硅胶茶包、储蓄罐、马克杯、迷你风扇、家庭煮蛋器、保温饭盒等商品,也纷纷在宝贝说明中重点注明“无塑化剂”。
记者从淘宝网了解到,自前几日媒体陆续报道台湾问题食品后,淘宝就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对被曝光的台湾问题食品进行排查及下架处理。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淘宝网每天在线商品达8亿件,问题产品全部下架可能还需要一两日时间。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文
暂停进口台湾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名单(5月31日)
序号 | 公司名称 | 通报产品种类 | 台方通报日期 |
1 | 昱伸香料有限公司 | 添加剂 | 2011.05.23 |
2 | 名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悦氏运动饮料 | 2011.05.25 |
3 | 大湖草莓农场 (DAHU STRAWBERRY FARM) | 水蜜桃丁、A级桑葚果粒、特技荔枝浓缩汁、百香果粒 | 2011.05.27 |
4 | 宾汉香料化学有限公司 | 添加剂 | 2011.05.28 |
5 | 伯思美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POSSMEI INTERNATIONAL CO., LTD.) | LITCHI JUICE、MANGO JUICE、PASSION FRUIT JUICE | 2011.05.28 |
6 | / | 统一芦笋汁 | 2011.05.28 |
7 | 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ENMONTBIOTECH INC.) | LACTOBACILLUS EXTRACTS-AAP-1 (30SACHETS/BOX)、DHS-1 (30SACHETS/BOX) 和HPR-1 (30TABS/BOX) | 2011.05.30 |
8 | 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UNI-PRESIDENT ENTERPRISES CORP.) | 统一甘蔗汁(SUGARCANE DRINK)、统一芭乐汁(GUAVA DRINK)、统一金桔柠檬汁(GUAVA DRINK) | 2011.05.30 |
9 | 宸品有限公司 (C.PING.CO.,LTD) | 水蜜桃果汁粉 | 2011.05.31 |
10 | 家乡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COUNTRY HOUSE INC.) | 香吉士柳橙综合果汁 | 2011.05.31 |
台湾塑化剂危机事态再度扩大,已经使台湾206家厂家受牵连,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522项。羊城晚报今晨从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已经将流入内地市场的500-600箱“有毒”芦笋汁封存,并已经从市面上收回了大概40-50箱的有毒芦笋汁,称已基本回收完毕。
台湾——
超500项产品受污染 多个夜市卷入风波
台湾塑化剂危机事态进一步扩大,除了之前通报的已近200家厂商受牵连,超过500项产品可能受污染外,最新的排查显示,就连知名观光夜市台北士林夜市,台中逢甲、东海夜市也出现了“涉毒”产品或原料,不少食品摊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含毒产品或原料。
据台湾媒体报道,5月31日是台湾卫生主管机构针对黑心塑化剂采取大规模行动的“大限之日”。各县市卫生局从凌晨起同步出击展开检查,对象主要包括各地的量贩店和超商等,行动中发现多起未及时贴出合格标识的商家,分别给予罚款或警告等处罚。
目前“围剿”塑化剂已成为台湾各县市政府的头等大事。随着追查的深入,可能还会有大量企业和产品卷入这场风波。台湾环保部门已承诺,将尽快依法定程序把塑化剂DEHP改列为“第二类毒化物”加以控管。
清查——
统一“有毒”芦笋汁流入内地 称已基本回收
据媒体报道,台湾卫生部门介绍,含致癌塑化剂DEHP的问题起云剂的悦氏运动饮料,确认输往香港、内地;成伟公司(盛香珍)将问题起云剂外销到菲律宾与越南;传佳公司与云丞公司的问题果汁则输往美国;统一企业的有毒芦笋汁则卖到内地。
据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通报,近三年内地未进口过昱伸销售的起云剂,仅上海口岸今年3月曾进口792箱悦氏运动饮料,目前已从市场上召回并封存5019瓶。
但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则承认,确实有部分含有塑化剂的芦笋汁经小贸易商通过“小三通”流入了内地市场,其中涉及厦门、东莞等台商较多的地方。统一企业方面今日上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流入内地市场的“有毒”芦笋汁约有500-600箱,目前已在贸易商的仓库中封存,而另外则已经从市面上回收了大概40-50箱的“有毒”芦笋汁,已基本回收完毕。
内地消费者较为熟悉的台湾食品龙头统一集团所生产的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因使用了含有致癌塑化剂的起云剂而在台湾被要求下架回收,但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方面昨日发表声明表示,统一在内地生产及销售的产品从未向台湾昱伸香料公司、台湾宾汉香料化学有限公司购买任何原料,亦未使用起云剂。
专家——
监管部门应尽早完善检测方法和标准
由于塑化剂危机事态严重,台湾当局已经要求厂商将可能受到污染的500多项产品全部下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并且在食品检测中增加了检测塑化剂一项。
塑化剂在所有的塑料加工中都会用到,以增加材料的柔软性。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国家在2003年以前允许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但2008年开始限量使用,仅限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材料,如在装水果的保鲜膜中、在塑料桌布中都可以使用,但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的材料。
内地是否需要效仿台湾将塑化剂纳入食品检测项目,董金狮认为,由于目前内地尚无关于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的报告,增加检测项目会大大加大社会成本,但企业方面必须自律,使用国家明确可以使用的添加剂,而质检等监管部门则需要尽快完善塑化剂在食品中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加强对塑化剂的监控。(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报道)
问题饮料入东莞 小超市尚在售卖
统一集团表示将通过各种手段回收相关问题产品
台湾食品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记者今天(6月1日)上午调查发现,东莞售卖台湾食品的大型超市并未发现问题芦笋汁,但在少数专卖台湾食品的小超市,涉毒芦笋汁仍在销售,而店员对统一芦笋汁染毒一事毫不知情。
记者分别走访了东莞城区数家大型超市和台湾食品专卖店的小型食品超市。在刚刚开业的台湾大麦客以及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等大超市,记者均未发现有问题芦笋汁售卖。东莞市吉之岛负责人表示,在台湾爆出塑化剂事件后,不少原产台湾的食品已经下架,不再售卖。在售台湾品牌,一般都是内地生产的。
不过,在东莞市怡丰路一家专门售卖台湾食品的小超市,当记者问及是否有统一芦笋汁售卖,店员立刻拿出几盒,确系台湾统一芦笋汁。店员也表示是从台湾进口,是正宗的台湾统一芦笋汁,不过存货不多,只有17盒,不够一箱,不明确何时有充足货源。问及是否知道台湾统一芦笋汁含“塑化剂”,现在已经在台湾下架,店员则表示毫不知情。
东莞市台商协会前会长叶春荣表示,从台湾进口到东莞的产品大部分都会通过海关等正式的渠道,但小型超市方面会通过“小三通”的渠道进口食品。统一集团华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东莞营业所已经开始介入调查,将通过各种手段回收相关问题产品。(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珏报道)
广州市食安办下文加强检测“塑化剂”
各大商场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问题台湾食品
台湾问题食品令消费者人心惶惶。记者5月31日获悉,广州市食安办已经下文要求各相关部门严查食品“塑化剂”。而各大商场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问题台湾食品,一旦发现立即下架。
广州市食安办负责人昨日表示,针对台湾有多家企业在食品中添加“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该物质非食品添加剂且毒性强,食用后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广州市食安办向各区、县级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在日常检测中加强对该物质的检测工作,如发现有非法添加该物质的行为,依法加以严惩。
记者日前致电各大超市、商场,他们均表示,台湾进口饮料并不多。不过,让商家苦恼的是,到目前为止,台湾问题食品的具体名单还要靠自己去查。相关部门没有任何指引。而在上海,已经有相关部门主导的下架行动。(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晶报道)
塑化剂风波酿台湾食品安全危机 专家认为堪称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2011年5月24日,生产悦氏运动饮料的名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进原(右)与副总叶振业(左)举行记者会,为饮料添加起云剂道歉。(图片转自国际在线)
新华网台北5月30日电(记者 张勇)台湾塑化剂风波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最新排查结果显示,台北知名的观光夜市——士林夜市也被波及,不少食品摊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含毒产品或原料。截至29日,全台可能受污染的产品已超过500项。
台湾大学30日举行“从添加塑化剂看食品安全”公共论坛,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在会上表示,起云剂是复方食品添加物,世界各地的起云剂配方不同,多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植物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而成。而本次塑化剂事件,是有不肖业者将塑化剂的1种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当作起云剂的配方。
孙璐西称,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塑化剂风波是她30年来看过的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目前塑化剂事件已波及岛内多种GMP(食品良好作业规范认证)食品。岛内有关机构30日宣布,因在宝健运动饮料、白兰氏儿童成长钙片等7项产品中检出塑化剂,因此取消上述7项产品的GMP认证资格。
另据岛内媒体报道,在对制造含毒起云剂的昱伸公司进行追查的过程中,发现其下游厂商“金果王公司”供货到士林观光夜市,士林夜市约有50多家冰品、冷饮摊商向“金果王公司”进货。“金果王公司”专门贩售浓缩果汁、刨冰果酱、调味粉及蜜饯、粉圆等上百种产品,其中到底哪些产品添加了有毒的起云剂尚未得知。但这已使享誉海内外的台北夜市美食,遭受塑化剂风波的冲击。
塑化剂事件已开始影响岛内民众的消费习惯。许多民众不敢再喝浓缩果汁,因此水果摊的生意最近明显变好,尤其是柳橙和葡萄等水果卖得特别好。此外,不少民众认为还是自己榨果汁比较安心,因此商场里的果汁机等也备受欢迎,业绩增长了一成五左右。
目前,岛内主管机构已设定5月31日为终止黑心塑化剂的“大限”,届时使用起云剂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等5大类食品,都须提供检验安全证明,否则一律下架回收,违者将受重罚。
为此,上述5大商品业者无不急于提出检验证明自清。29日,台湾各检验实验室送验件数暴增,单日送验产品超过千件。有民间实验室业者表示,检验平均需要7到14天,因此即使厂商愿意多花钱也得排队慢慢等。
面对这次严重危机,岛内有媒体呼吁:虽然食品业者短期内确实会受到冲击,但民众的健康更重要。为重建台湾的食品安全,食品、通路业者应痛定思痛,全力配合新政策并检视自家产品品质,让危机变成转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