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致力国际化艺术人才培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5月2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内实习与国外实践两措并举、相得益彰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大力推动学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随着传媒学院赴美国际实习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为宗旨的国内大型认知实习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4月18日,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2009级、2010级表演专业学生在校领导、教师带领下前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进行大型认知实习活动。——国内实习与国外实践活动两措并举,相得益彰,彰显了我校致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决心和努力。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解说员为同学们做了详尽细致的介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近50年来,剧院共上演古今中外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剧目数不胜数,如老舍的《龙须沟》,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郭沫若的名剧《虎符》等等,个个都是经典之作。但观众仅看到的是演员在台上的表现,而对于幕后工作人员所付出的艰辛,却缺乏了解。对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对外展出了戏剧大师们早期的手稿、导演手记、日记和来往信件等珍贵资料,还有能体现当时话剧排演特色的服装、道具、舞台布景模型和音像资料等。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可以触摸的历史”,对戏剧史有了更为清晰深刻地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戏剧的发展历程。

认知实习团合影

晚上,科德学院师生在剧院里观看了由演艺学院院长罗锦鳞教授所导演的希腊悲剧《晚餐》,这部话剧以四个鬼魂和四个活人之间共进晚餐作为主线,通过一场阴阳两隔的家族晚宴表达出只有彻底消灭仇恨、贪婪和杀戮,才能获得灵魂解脱的含义。这被普遍认为是一部充满舞台艺术魅力的话剧,不只是剧本创作,更在于话剧演员演出的完美呈现,导演对剧本的整体把握,以及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各部门密切配合所产生的舞台艺术效果。

观看演出的同学们反映,他们完全沉浸在了话剧“简洁、庄严、肃穆”的艺术气氛之中,跟着剧情的发展,内心也随之跌荡起伏。按照该剧导演罗锦鳞教授的说法,这部戏剧是将古希腊悲剧传统中的“简洁、庄严、肃穆”风格和中国戏剧美学中的“虚拟、写意、象征”手法相结合“烹饪”而成的,因此同学们在领略戏剧艺术无穷魅力的同时,对古希腊悲剧的风格及中国的戏剧美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对话剧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深厚的台词功底深深折服。

为了使本次认知实习达到最佳效果,在4月13日上午,罗锦鳞教授就为演艺学院师生做了主题为“走进北京人艺”的讲座。罗锦鳞教授介绍了戏剧的源头和关于古希腊悲剧的基础知识;介绍了关于希腊国家的风俗习惯;讲述了关于古希腊悲剧《晚餐》的故事背景,以及重点情节。

据演艺学院教师介绍,观看演出之后,学院表演专业教师还将组织、指导同学们对《晚餐》进行讨论,以促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戏剧,更好地了解戏剧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外文化在表演艺术中融合的重大意义。

附:罗锦鳞院长教授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的导演艺术家。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系主任等职。曾导演过许多影视剧作品和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十五次带他所导演的古希腊戏剧作品赴希腊、法国、意大利、塞浦路斯、西班牙和哥伦比亚等国家演出和参加国际戏剧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是我国的古希腊戏剧专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988年罗锦鳞获中国首届振兴话剧金狮奖之奖导演奖、1991年获希腊克里特岛荣誉公民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的政府津贴、1993年被吸收为希腊希腊文化基金会通讯会员、1995年获中央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之导演奖。2005年获文化部颁发的创新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被希腊雅典州政府授予希腊文化大使称号。

(华禹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