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金融时报评论:欧洲正在运作“庞氏骗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5月6日   来源:腾讯财经

  

腾讯财经讯 北京时间5月6日,《金融时报》刊登题为《欧洲现在正在运作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的评论文章,现全文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欧元得以创建的一个支柱,就是“互不相救”(no bail-out)原则。当主权债务危机重创欧元区时,这一原则遭到破坏。当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债台高筑的难题时,欧元区不得不为它们提供必要的金融援助,以便帮它们完成债务责任。然而,这种援助很可能是以“让被援助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背负更多债务”为前提条件的。

实际上,欧元区现行解决外围国家债务危机的模式,似乎就是提高它们的债务水平。拿葡萄牙所获得的数额高达780亿欧元(约合1160亿美元)的援助贷款为例,这一天文数字在2020年葡萄牙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47%,同时也意味着葡萄牙的公共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升至120%。

可以说,这种援助机制有助于被援助国家缓解债务困境。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些国家的债务会因为这种援助而增加,官方部门所欠下的债务份额也因此而增加。那么,这种债务增加,是否暗示着一些国家即将出现债务违约呢?可能会,但不是“必须会”。事实上,只要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可以利用,那么游戏就将继续。

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表示,欧元区债务危机只是暂时性的流动性问题,因而对出现这种问题的国家给予金融援助,将会帮助这些国家的市场正常状态。在我看来,这就是欧洲正在运作的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一些原始的债券持有者,所获得的资金均来自官方贷款,而他们手中的资金被用来支撑主要赤字。当一些国家无法推行紧缩举措,无法解决金融结构性问题,它们的市场就无法恢复常态。

这种“庞氏骗局”,存在于公共部门而非私人部门。相比较而言,公共部门所运作的“庞氏骗局”,远比私人部门有弹性。在私人运作的骗局中,如果找不到新投资者,骗局就会被戳穿。但是,在公共部门运作的骗局中,永远不会缺少资金,因而骗局很难被戳穿。换言之,只要有公共资金的支撑,欧洲外围国家的债务就会继续飙升,没有封顶的时候。

本评论作者马里奥·布莱赫尔(Mario Blejer),是阿根廷前央行行长。(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