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我国航空业首次收购美国发动机公司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2日   来源:南方日报

  

  4月20日,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国际”)宣布,已实现了对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及维修服务公司的收购。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及零配件的主要制造商,已有80多年航空活塞发动机制造的历史。

  中航国际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重要的技术和国际合作运作平台,此次收购与中航工业“十二五”期间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力“遥相呼应”。这是中国航空企业第一次成功收购美国的航空制造企业。中航国际表示,此次成功收购是中航国际践行中国航空工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中国航空工业进入美国航空制造和服务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掘金通用航空市场技术为上

  昨日最新消息显示,中航国际已与美国德立达技术公司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尔市完成了大陆发动机公司的股权交割,成功拥有了大陆发动机公司及维修服务公司100%股权。据悉,该次收购是通过中航国际在美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美国天发公司进行的,目前已分别获得了中美两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准和批复。

  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为世界多家通用飞机制造商提供动力装置。“该公司将为中国的通用飞机制造商提供大范围可供选择的动力,满足中国航空活塞发动机用户的需求。”中航国际总经理吴光权的表态用意已明,“在中国低空领域不断开放的政策下,这次收购能为中国通用航空市场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保障。”

  对通飞市场而言,掌握核心的发动机研发能力至关重要。中航工业科技委主任张洪飚就曾公开提议,“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加强航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飞行试验及新材料、新工艺的规划,加大对航空工业的投资力度。”

  在中航工业庆祝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六十周年之际也明确指出,中航将斥资100亿元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国已经不会再走以前市场换技术的老路,”业内人士认为,“志在自主打造通飞产业链的中国航空业必然要把握核心竞争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借力并购激活产业链条

  而中航国际此次的收购绝非孤立行为,中航工业旗下的另一个重要平台——— 中航通飞也是动作不断。今年3月初,中航通飞宣布已与美国西锐飞机工业公司(以下简称“西锐”)股东签订协议,将以公司合并的形式,收购美国西锐公司100%的股权。

  西锐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通用飞机制造企业,旗下活塞类通用飞机更是全球的头把交椅。中航通飞总裁孟祥凯公开表示:“中航通飞作为有行业背景的行业投资者,将给西锐带来稳定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份额。”

  在孟祥凯眼中,中国通飞市场不可限量。在目前的通用航空市场,美国排名第一,拥有约23万架通用飞机,占据了整个通用航空市场的70%。“而我们国内现在的通用航空市场还不到1000架。”孟祥凯认为,“随着我国GDP的迅速增长,通飞市场也必然有一轮大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一位行业分析师认为,“是一个标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已经先后出台政策加以扶持,以期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