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各国货币竞相贬值 货币战争一触即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13/2010 15:06:00   来源:羊城晚报

  

人民币中间价又创新低,美国或再启量化宽松政策,日本重拾“零利率”,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均酝酿或采取市场操作影响本币汇率……最近全球各主要货币可谓“动作频频”,各国政府均希望凭借低廉货币以提振经济。在上周末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0年年会上,IMF总裁卡恩提醒各国警惕“货币战争”的危险。

各国货币急避“被升值”

美国劳工部日前公布9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9月失业率为9.6%,仍处高位,由于这是11月初美联储利率决议前的最后一份非农就业报告,分析人士纷纷表示,美联储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的几率有所增加。而此前两三周就弱势的美元颓势更是毫无改观。上周,美元指数五连阴,10月6日,美元指数一度下跌至77.55点,创下了近九个月的新低。

美元贬值自然让其他非美货币“被升值”,澳元/美元则创出1982年以来新高0.9916,美元/日元刷新15年低点81.74,美元/瑞郎创纪录低位0.9554,人民币兑美元更在一个月内升值超过2%。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强势货币”将削弱对外竞争力。因此,各国都不想让本币升值。日本在9月15日突然干预外汇市场,此后又将利息下调至0-0.1%的水平。而韩国也表示准备在必要时对汇率进行干预,印度与泰国亦发出类似警告,巴西财长也表示,“将采取果断行动。”

IMF警告提防“货币战争”

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情况显然有持续的趋势,在上周末举行的IMF和世界银行2010年年会上,IMF总裁卡恩便提醒各国要提防一场“货币战争”。

在该年会上,世界各国财经首脑同意加强IMF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方面的作用,但并未出台具体计划,日本也未因“卖日元”而遭批评。分析人士认为,这暗示各国货币竞贬的情况还将持续。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各国货币竞贬背后的主导因素便是美元贬值。作为首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可以通过多样隐蔽的方式,影响美元汇率水平。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也表示,新兴市场国家是货币政策的“接受者”,而非制定者,套利交易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由于资本流入而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面对的升值压力。

羊城晚报记者 吴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