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刘浦泉)记者1日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获悉,北京、上海、香港等21个城市的消协(消委会、消保委)日前联合发布消费警示:预付消费有风险,思量清楚再付钱。
近年来,很多行业纷纷推出“预付费式”消费方式,以办理“会员卡”“贵宾卡”等方式,推出了各种美容卡、健身卡、洗衣卡、洗车卡等预付费式消费卡。消费者通过向商家先行支付一定数额的预付款,便可在以后的持卡消费中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然而,许多消费者在被“贵宾卡”“会员卡”绑定之后,也招来了诸多烦恼,被侵权的事情时有发生。
北京温女士在一家健身俱乐部花1500元买了一张一年期的健身卡,3个月后,因为一直挤不出健身时间,便向俱乐部提出退卡,要求退还1000元,遭到拒绝,理由是售出的会员卡概不退款。消费者马先生去年花1000元办了一张洗车卡,每次洗车10元,后来因洗车排队等待时间总是太长,马先生要求退掉洗车卡,洗车店虽然同意退钱,但要按照每次洗车30元的标准扣掉已洗车费用。李小姐更是生气,她办了一张2000元的美容美发卡,不久前去消费时,发现美容美发店已大门紧闭,人去楼空。
消费警示指出,从近年来的消费者投诉情况看,预付费式消费存在以下五大消费风险:
一是服务承诺兑现差。商家通常以高额折扣优惠或免费体验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预付费式消费卡后,才发现服务不尽如人意。
二是交款容易退款难。消费者一旦交了钱,无论服务好坏,都得忍着,“贵宾卡”卡上普遍印有的“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的霸王条款,让消费者陷于不利境地。 三是商家易主,或破产倒闭,或突然“蒸发”。一些不法经营者甚至借办卡之名敛财诈骗、携款外逃,这种风险往往使消费者的预付费打了水漂,且投诉无主。
四是预付金额、消费情况、所剩余额等资料信息只存在商家的电脑或本子里,一旦发生消费争议,不完全掌握消费凭证、资料的消费者只能任由商家去说。
五是权益受损举证难。大多预付费式消费不签订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多采取口头形式,缺乏详细、明确的书面约定。会员卡上过于简单的格式条款,多是一些“本卡最终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之类的显失公平合理的条款。
针对预付消费存在的诸多风险,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五点:
一是要多做比较。选择此类消费形式时,要仔细考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尽量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不轻信广告和商家的口头承诺,不受促销的诱惑。
二是不要嫌麻烦。购买时,需仔细了解或详尽阅读有关说明;对没有合同或预付消费卡卡面上约定过于简单的,要另行签订详细、明确的书面合同;合同中应明确预付费式消费卡的功能、使用范围、有效期限、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细节,特别要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条款。对约定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要坚决说“不”。
三是要适度消费。应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理性购买、充值预付费式消费卡,每次充值金额不宜过多;谨慎选择预付额度过高、服务周期过长的预付费式消费,以避免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逃逸等不确定情况,造成个人损失。 四是要保存证据。应妥善保管服务章程、协议和票据等消费凭证;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核对消费余额,防止余额被侵吞或盗用。对可挂失的消费卡,丢失时应及时同商家联系,办理挂失手续。
五是要及时维权。发现商家情况异常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或举报;一旦与经营者发生消费纠纷,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及时维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