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8月31日消息,著名能源问题专家、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在日前举行的“传统能源主题沙龙”上谈到碳交易时表示,从现在全国的条件来看,202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碳交易的条件不成熟。
但他不否认如果在少数地方试行是可以的,“少数地方,像环境交易所试行的话也只能在少部分,不能形成社会的交易体系。”
1997年12月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周大地认为,从经济学上来讲,碳排放交易是一个在既定目标下找一个最低成本优化的过程,“没有所谓配额制的情况下,没有买家,自愿买家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如果是配额制,有钱的无所谓,最后受到压制的是低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或者富国就无所谓,所以公平的话,或者说达到外部性还部分反映到价格体系里,就像环境里,不管你怎么样就不许你排了。所以就采取大家一块减,有的人减起来费劲,有的人相对不费劲,就有成本高低的问题,这就有了交易的可能性,因为你事先算成本会高多少,会低多少,会对那些行业产生多大损失,百万个企业,多少技术谁能算的清?所以就采取一刀切。”
“但是这里的交易是有成本的,就是说核定的问题是一个大事。”周大地同时指出。因此他认为,从现在的情况看,在十年内全国搞谈交易的条件并不成熟。
周大地还表示,“很多人认为碳交易市场会形成新的金融中心,比如说要建100多交易市场,我觉得有这样想法的人是没有搞清楚情况,全国现在才搞了两个金融市场,你说搞那么多,怎么可能呢?”(文/臧中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